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格兰-泰勒棱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格兰-泰勒棱镜(英语:Glan–Taylor prism)是一种用作偏振器或偏振分光镜的棱镜[1]。它是现代偏振棱镜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阿查德(英语:Archard)和泰勒于1948年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2]。

棱镜由两个方解石(或有时其它双折射材料)的直角棱镜组成,它们在长面上以气隙隔开。方解石晶体的光轴平行于反射平面排列。气隙处“S偏振光”的全反射可确保设备仅传输“P偏振光”。由于间隙处的入射角可以合理地接近布鲁斯特角(起偏角),因此减少了“P偏振光”的不必要反射,使格兰-泰勒棱镜的设计比格兰-傅科棱镜具有更好的透射率[1][3]。请注意,虽然透射光束是完全偏振的,但反射光束不是。晶体的侧面可以抛光以允许反射光束出射,也可以变黑以吸收它。后者减少了被拒绝光束的不必要的菲涅耳反射。
存在一种称为“平面雷射棱镜”的设计变体,是一个格兰-泰勒棱镜,但棱的切割角度更陡,以减少角视场为代价减少了反射损失[1]。这些偏振器通常也被设计为容忍非常高的光束强度,例如由雷射器产生的光束强度。差异可能包括使用低散射损失的方解石,提高晶体表面,特别是侧面的抛光质量,以及更好的抗反射涂层。商业上可以买到辐照度损伤阈值大于1GW/cm2的棱镜。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