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梁震 (明朝)
明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梁震(1483年—1539年),谥武壮、武庄[1],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明朝军事将领。梁栋之子。
生平
早年担任榆林卫指挥同知[2]。其父梁栋去世后,梁震袭榆林卫指挥使。嘉靖七年(1528年),晋升署都指挥佥事,协守宁夏兴武营,充当延绥游击将军。其为人廉洁英勇,又擅长兵书,善于训练部下,屡次战役率先登城,后担任延绥副总兵[3]。他与总兵官王效在镇远关抵御蒙古进攻[4],并晋升为都督佥事[5]。
当时,吉囊、俺答汗进犯延绥,梁震率兵在黄甫川截击获胜。此后,其参将任杰又在响水、波罗成功抵御。吉囊又率领十万骑兵进犯,被梁震在干沟成功抵御,并损失百余人。此后梁震筑墙挖沟抵御进犯,蒙古不再轻易进犯。嘉靖十四年,晋升为都督同知,充任陕西总兵官。后追论黄甫川战功,晋升为右都督[6]。
嘉靖十五年(1536年),梁震担任大同镇总兵官[7]。当时大同兵变后,乱兵连杀巡抚张文锦、总兵官李瑾,继任者鲁纲没有威严能够镇住部下,致使士兵更骄横,文武官员无法管束。明廷为此担忧,只能派遣梁震继任。嘉靖十五年,梁震率领自己亲兵五百人抵达大同,部队向来忌惮梁震,至此听从指令[8]。蒙古入侵时,梁震率军在牛心山击退,并斩杀百馀人。蒙古军大愤,驻扎在附近伺机进犯,梁震已经料到,并设置伏兵,在宣宁湾、红崖儿接连进攻并获大胜。嘉靖十六年,再次出击玉林川,斩杀蒙古一百四十馀人[9]。晋升梁震为左都督,荫一子百户。梁震辞去荫子,乞求给父亲祭葬,得到嘉靖帝许可。当时,毛伯温督师,与梁震修筑各边防重镇城堡,不过几月大工告成。嘉靖十八年(1539年),梁震去世,赠太子太保,赐银币,加赠太保,谥武壮[10][11]。
梁震带兵素有机略,其号令明确并缜密。前后参加了百馀场战役,大部份均获胜。当时他率领亲军出塞偷袭蒙古军营,曾经有人担心此举会引发嫌隙,梁震则表示必须主战才能防止敌人骚扰边界。梁震死后,其亲兵被编制入伍,边疆将领均认为他们颇为得力[12][13]。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