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西耶马拉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梅西耶马拉松通常由业馀天文学家组织,是尝试在一个夜晚内找到尽可能多的梅西耶天体的观星活动。梅西耶目录是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在18世纪编辑的,总共有110个相对较明亮的深空天体(星系、星云和星团)。

何时和何地可以进行马拉松竞赛
每一个晚上可以见到的梅西耶天体数量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观察者的位置、白天和夜间的持续时间,以及季节(梅西耶天体相对于太阳的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夜晚的长度也是如此)。
由于梅西耶是在北半球编辑梅西耶天体列表,所以在南半球无法看见所有的梅西耶天体,特别是梅西耶81、梅西耶82、梅西耶52和梅西耶103,因为它们都位在北纬60°或更北的地方。但也不是北半球的任何纬度都可以尝试此活动,最适宜的是北纬25°为中心的带状区域,而且还要在一年之中选择适当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梅西耶马拉松。
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就以最适宜的北纬25°为例,也只有三月中旬至四月初,约两星期的时间较合适。在这个时段内,最适宜尝试的夜晚是没有月光的夜晚,也就是朔日的前后几天,让月光影响降至最低。 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特别是在北纬25°附近,有可能在3月中旬至4月初的两周内,也就是朔日的前后几天,让月光影响降至最低,最可能在一夜之间观测到所有梅西耶天体。 .
在一年中的其他时段只能尝试进行不完整的梅西耶马拉松。实际能看见的梅西耶天体总数取决于地点和季节。特别是在秋分前后有一小段时间,可以看到大部分梅西耶天体[1]。
马拉松
梅西耶马拉松是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姆·霍菲尔德(英语:Tom Hoffelder)、唐纳德·梅克赫兹和汤姆·赖兰(英语:Tom Reiland)在1970年代独立发展的。 通常,尝试梅西耶马拉松的观察者在日落时就开始观测,并将整夜观察直到日出,以便看到所有的110个梅西耶天体。观察者在日落时分从西方天空低处即将西沉的梅西耶天体开始,要在它们消失在地平线下之前看到它们。然后逐渐向东横越天空,搜寻更多的梅西耶天体。到日出时,成功的观察者将观察到东方地平线上低处的最后几个梅西耶天体,并需在天空因太阳升起而变得太亮之前看到它们。 黄昏时的天气状况可以测试观测者的体能、克制力和毅力;晚上可能是对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具体取决于天气条件和观察者的身体素质。目标群聚的室女座星系团和银河中心是挑战观测者对梅西耶天体是否熟知的区域,梅西耶马拉松的参与者必需妥为分配在这些区域中能使用的时间。
有组织的马拉松
马拉松 通常由当地天文学组织或天文学会做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星空飨宴进行,且通常每年至少尝试一次。一些组织会颁发证书/奖励,以表彰参与者与达到现一定数量的观察者。
自2006年起,台北市天文协会与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合作,共同在南台湾垦丁国家公园的猫鼻头停车场举办台湾地区的梅西耶马拉松竞赛[2]。2018年起, 嘉义市天文协会和嘉义林管处加入合作, 改在阿里山的小笠原观星平台举办。2025年,重回猫鼻头停车场,但因天气不佳,未能举办。
2015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台北市天文协会、云南天文爱好者协会、云南省天文协会联合主办2015梅西耶马拉松交流会,于高美古天文台开启了梅西耶马拉松的活动[3]。
梅西耶马拉松的非难
当许多业馀天文爱好者沉醉于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挑战时,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非难),特别是这样紧张的观测比赛不能让观测者有时间享受学习与认识天体的乐趣(在春季的观测窗口,平均每小时要搜寻到12个天体)。
拥护者则反驳说马拉松是以冲刺的方式完成清单中的项目,而不是进行详尽的研究;而且马拉松能磨练观测者的能力,有利于日后选择一些特定的目标进行研究。另一个好处是观测者能看完目录中的每一个天体,否则在几年或几个月内也许都不会看遍。
其它
除了一夜看遍全部的梅西耶天体之外,还有在一年当中完成全部梅西耶天体摄影或描绘等,各种不同型态的梅西耶马拉松。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