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梧栖牛骂头战役

臺灣清領時期同治朝,戴潮春事件系列戰役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梧棲牛罵頭戰役
Remove ads

梧栖牛骂头战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发生于台湾清领时期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正月下旬至二月初六日,游击陈捷元、竹堑练总蔡宇先后于彰化县牛骂头梧栖港击溃天地会“镇港将军”陈在与水师寮何守,官军收复大肚山台地以西至沿海一带。[1][2][3][4]:849-850

事实速览 梧栖牛骂头战役,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同治元年(1862年)春,因清廷在台湾加赋的传言频起[5]:131,彰化县四张犁乡绅戴潮春与天地会众在大墩起事,陆续获得中部地区股首如林日成洪欉陈弄等响应。天地会自称“红英兄弟”,故反政府武装势力皆以“红旗”为帜,与之对立民间武装村落则竖立“白旗”,白军与清廷官军合作对抗天地会,双方互有胜败。[1][2][3]

前哨战

Thumb
此图绘制于台湾日治时期昭和14年(1939年),当时大甲郡包含大甲街、清水街、梧栖街、沙鹿街、外埔庄、大安庄、龙井庄、大肚庄,此次战役地点略可按图索骥。

同治元年(1862年)末,天地会势力范围约北至彰化县大甲溪南岸为界、南至嘉义县斗六门,天地会丞相庄天赐不时建议戴潮春与林日成:“先取大甲,次陷嘉义,二城既得,然后长驱犯郡城。”天地会若欲拓展势力,势必得夺取大甲土城,而大甲位于淡水厅南缘前线,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天地会分别在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间、十一月间对大甲土城发动两次军事行动,皆以失利坐收。[1][3]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三日,天地会领头之一的林日成再度集结兵力,第三度进攻大甲土城,林日成部队在初期占上风,不过却在铁砧山下(今台中市大甲区)遭到炮击,林日成因而负伤,只得后撤军四块厝第三次大甲土城战役由官民军获胜;而天地会众撤退之际,面对官民白旗军的追剿。[1][3]

Remove ads

过程

Thumb
今台中市清水区的社口杨宅,南栋以杨清珠(杨克湖)为开基祖的故居。

游击陈捷元、竹堑练总蔡宇最早由竹堑总局团练使林占梅派任,率领兵员 400 勇多次支援大甲土城战事;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八日(或载正月廿一日),红军林日成遭受炮击撤军之后,陈捷元与蔡宇乘胜追击,讨剿牛骂头与梧栖二汛的天地会部众。牛骂头与梧栖位于大肚山西侧滨海,其中梧栖港是天地会部队接济洋烟铅药的重要入口港,由水师寮(今台中市龙井区的龙泉里、龙冈里[6]:115)何守(泉籍)负责在此守御。[1][2][3][4]

二月初一日,官民军陈捷元、蔡宇在鳌头乡绅蔡怀斌(即蔡时超,蔡惠如三叔、蔡莲舫三伯[7])接济之下,顺利克复牛骂头。嗣后以蔡怀斌为前导,在二月初四日透过郊商杨玉器接应,官民军攻入梧栖街,与天地会“镇港将军”陈在、林尚、纪氏打起巷战,陈在等人火拼不退。二月初六日,另名乡绅杨清珠(即杨克湖[a][8])率民勇驰援,从支道夹击陈在部队,陈在仓皇败走、林尚投降,官民军夺回梧栖。[1][2][3][4]

其他

  • 陈捷元、蔡宇挥军南下之前,林占梅便想方设法欲从天地会手下攻取梧栖港,透过多方布线,林占梅联络上郊商杨玉器(或载杨至器[b]),愿以为前导,战事才能顺利推展。[3]

后续

  • 官民军取下梧栖之后,蔡宇以降将林尚为乡导,在三块厝(今台中市龙井区三德里)、山仔脚庄(今台中市大肚区山阳里)布阵驻军,天地会在大肚台地西侧的势力,尚有陈𫚒据守的茄投庄(今台中市龙井区竹坑里、龙东里、龙西里、田中里[6]:115)、赵戆的水里港以及大肚庄等。[3][4]:850
  • 同一时期二月间,粤籍罗冠英、廖廷凤也率领自家练勇,接连进攻马公厝(马岗厝,今台中市大雅区三和里)、新广庄(原岸里社张振万垦域,今台中市神冈区)、坝仔街(今台中市大雅区),直捣戴潮春大本营四张犁(今台中市北屯区)。[9][4]:850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