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棺材板

台灣料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棺材板
Remove ads

棺材板台湾话棺柴枋,kuann-tshâ-pang)是一种台湾小吃,是台南当地的特色食品[1],在花莲亦知名[2]

事实速览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 ...
Thumb
棺材板

缘由

棺材板创始店是位于台南中正路俗称沙卡里巴的康乐市场内的“盛场老赤嵌”店。在1940年代,内脏如鸡肝属于上等食材,创始人许六一采用鸡肝为主要内馅并将之命名为鸡肝板。有一天,台湾省立成功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补习学校一位教授来到沙卡里巴食用鸡肝板后,觉得其外形很像一个棺材,于是将其命名为“棺材板”[3]。另有资料认为,棺材板原名机关板,是许姓师傅自己想出来的名字[1][4]。市面都写成“棺材板”,但实际上台语读作棺柴枋(kuann-tshâ-pang)。

而由于形状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红,在1970至1990年代左右成为台南著名小吃之一,在沙卡里巴或赤崁楼附近皆有摊贩。唯近年来受到牛肉汤等小吃竞争,声势不如以往。

近年来其他县市迎合速食需求,陆续推出可边走边吃的新式棺材板,馅料也更加多元,如花莲市贩售以谐音“官财板”为名[5][6]

作法

首先将厚片吐司炸到金黄色后捞起,中间挖空再放入鸡肉豌豆萝卜墨鱼等以高汤煮成再用些牛奶勾芡,再放上吐司的盖子即成为美味可口的棺材板。而早期尚有鸡肝等素材,现在多已不再使用。[7]

参见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