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植物盲视

人類忽視植物的傾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植物盲視
Remove ads

植物盲视(英语:Plant blindness)是一种非正式提出的认知偏见,指人类忽视植物物种的倾向。这意味著人们在周围环境中不注意到植物的存在,无法意识到植物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将植物视为动物以下的次等生命形式,或无法欣赏植物独特的特征和美感。[1]相关术语包括植物忽视(Plant-neglect)、[2]动物中心主义(Zoo-centrism[3]和动物优越主义(Zoo-chauvinism)。[2]

Thumb
突尼斯生物学家苏芬·卡蒙英语Sophien Kamoun的推文

这个术语由植物学家和生物教育家汪德西(J. H. Wandersee)和舒斯勒(E. E. Schussler)于1999年的著作《预防植物盲视》(Preventing Plant Blindness)中提出。[4][5]科学家们指出,人们对植物不予注意的原因可能是植物是固定不动的英语Sessility (motility),且颜色相似,但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植物盲视受到文化习惯的影响。[6]一项美国的研究探讨了人们对待植物和动物的感知,使用了“注意力闪烁英语Attentional blink”的方法(即能否注意到迅速呈现的两个图像中的其中一个)。[3]该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在图像中检测动物方面比检测植物方面更准确。[3]研究人员还提出了克服动物中心主义的可能策略。[3]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克莉斯汀·罗(Christine Ro)的观点,植物盲视可能与对自然的关注不足有关。她指出,对于植物学的研究投入减少了,这可能与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不足有关。[5]

Remove ads

成因

人性

第一个因素是人性,即人类大脑化学和视觉处理系统本质上存在偏见,忽视了环境中的植物。[1]研究表明,人类的视觉系统无法有效处理所见到的所有信息。[1]研究指出,人类大脑优先考虑变化多端的颜色、运动和熟悉的物体,以高效地检测潜在的威胁和食物来源。[6][1]由于植物通常不符合这些标准,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倾向于不完全处理它们的视觉存在。[1]此外,研究显示,灵长类动物偏好与自身物种行为相似的生物。[5]由于植物的行为与人类非常不同,这也表明植物盲视具有内在的成分。[5]

文化

文化对社会中植物盲视现象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认为,某些社区中植物盲视程度降低的证据就在于此。[5][6]例如,在印度以及澳洲原住民纽西兰毛利人北美原住民社区中,植物因其在宗教、医学和神话中的地位而备受重视。[5][6]

在植物盲视盛行的社会中,有几个文化机制被认为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动物为中心的教育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1]在美国,高中生物教科书仅将15%的内容用于植物。[6]在许多社会中,公民对植物行为、反应和运动背后的复杂性缺乏全面的理解。[7]人们对演化的普遍误解导致了植物盲视的现象。人们通常将演化视为一个线性的过程,认为人类是最进化的生物,而植物则是最不进化的。然而,事实上,演化是一个复杂且非线线的过程。这种误解进而导致植物盲视的问题。[7]植物盲视部分归因于城市化的增加,这导致了与自然的缺乏接触以及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7][5]最后,通过对动物的文化过度代表,例如吉祥物,加强了动物比植物更重要的观念。[6]

潜在影响

植物盲视可能产生多种潜在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盲视可能导致植物保育工作的资金减少。尽管植物占濒危物种名单英语Lists of IUCN Red List endangered species的57%,[1]但仅有3.86%的濒危物种资金分配予植物。[1]

此外,植物盲视也认为导致了植物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不足。[1]近年来,植物科学研究的资金削减,公众对植物学专业的兴趣下降,并且植物生物学课程也遭到取消。[5][3]然而,这些植物研究对于医学和农业的进展至关重要。[5]

应对植物盲视的努力

人们提出多种方法并持续努力以应对植物盲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倡议活动是“防止植物盲视”(Prevent Plant Blindness),由提出“植物盲视”这一术语的研究者汪德西(J. H. Wandersee)和舒斯勒(E. E. Schussler)所创立。[1]该活动在美国植物学会英语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支持下,通过向两万名教师发放海报、出版儿童绘本《迷失的植物!》(Lost Plant!)以及促进植物栽培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包括学校园艺活动英语School garden[1]

研究还提出其他应对植物盲视的建议,例如与植物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如故事讲述、艺术和角色扮演,可增强儿童对植物的关注。[6]研究鼓励在科学教育教科书中增加植物的内容,尤其是高中生物教科书。[6]这是因为意识到自身偏见是减少偏见英语Bias的第一步,提高对植物盲视问题的认识可能有助于减少其发生。[5][3]植物公民科学项目如树木多样性大学(TreeVersity),旨在帮助非植物学家以更多样化和频繁的方式观察植物。

将植物融入艺术和虚构形像中(例如格鲁特),旨在解决植物盲视问题之馀,[5]也确保植物教育内容及方法符合最优教学模式。[5]植物教育教学应采用建构主义教学英语Constructivist teaching methods主动学习英语Active learning与多媒体等手段进行。[3]最后,植物活动家们提出,人类应视植物为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应将植物与自然系统割裂隔离。[7]

Remove ads

对术语的分歧

有些人对于使用这个术语存在分歧,主张人类对于没有脊椎和类似人眼的生物群体存在偏见。[7]地球上的许多生物多样性存在于昆虫中,例如甲虫,然而在生物教育和媒体中,很少有昆虫的代表。[7]因此,有人认为这个现象更准确地描述了人类忽视除了脊椎动物以外的其他生物的倾向,而不仅仅是植物。[7]

其他人对这个现象的名称表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使用一个残疾盲视)作为描述负面特征的词语不适当,并建议将其命名为“植物意识差异”(Plant Awareness DisparityPAD)。[8]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