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小佩
臺灣鋼琴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小佩(1949年6月2日[a]—1990年4月24日),台湾钢琴家,少女时赴法国留学,后赴美国定居。
生平
杨小佩祖籍江苏[1],1949年生于台北[2],为时任美联社驻台北记者杨立达之女[1],有两个弟弟[3]。
杨小佩在5岁就向时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教授的周崇淑学习钢琴[3]。1955年11月27日三届儿童音乐比赛大会[4],杨小佩在钢琴组三等七名选手中排第一名[5]。1958年2月8日,第五届儿童音乐比赛大会,杨小佩在钢琴组仅入选,一等为陈绿绮、郭珠美、林巧琳等[6]。该年2月,8岁的杨小佩改拜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张彩湘为师[3]。1959年2月25日,时为北师附小学童的杨小佩获第六届儿童音乐比赛大会钢琴组第一名[7]。
1962年8月23日,杨小佩在全家陪伴下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3]。杨立达就因此辞去美联社职务[1],在巴黎的餐馆当会计[3]。杨小佩借由张彩湘钢琴老师井口基成的推荐,与森安耀子同样拜Pierre Sancan为师[3]。
在琴艺上,藤田梓评论杨小佩右脚踏板与左脚弱音踏板均运用良好,能造成乐句音色变化与渐弱的效果[8]。张彩湘则说杨小佩具有天生的绝对音感[3]。
1965年6月12日,杨小佩参加学院的音乐赛,须在7位法国政府教育部聘的委员前演奏《第21号钢琴奏鸣曲》与保罗·杜卡《钢琴奏鸣曲》,得4票者才可取得毕业[3]。杨小佩在此赛获钢琴女子组首奖的消息,得到法新社报导[1]。在此之前,华人学生获此荣誉的,是6年前曾得该院小提琴组首奖的冯福珍[3]。对当时台湾的媒体而言,陈必先与杨小佩毋宁都是瞩目的乐坛新星[9]。记者形容杨小佩留著一头如缎的直发,具有独特的神韵气质[10]。杨小佩则欣赏玛塔·阿格丽希热情、混合著南美洲粗旷的风格[9]。
1967年10月6日,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杨小佩在钢琴比赛获第三名[11]。之后,她19岁在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获第四奖,20岁获英国里兹国际音乐大赛钢琴优胜奖、23岁取得巴黎音乐院硕士[12]。

1973年8月,杨小佩回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客座副教授,并在校园旁的浦城街租屋[9]。任教期间,杨小佩教过辛幸纯[13]、林海音女婿[9]。杨小佩也会去许博允在北投长春路的宅邸参加文艺聚会,演奏萧邦的玛祖卡舞曲[14]。杨小佩在该年认识第一任丈夫[9],为衣治凡[10],认识10个月就后结婚[9]。
1975年7月26日,杨小佩应中台北市国际青年商会与中国广播公司之邀,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钢琴独奏会,将全部收入作公园计划基金[15]。这场收入用来在今日的台北市广慈卫福大楼附近建立青商福德公园,并有一块感谢杨小佩的落成志[9]。1975年12月28日,青商福德公园举行落成典礼[16]。
1979年,杨小佩移居美国[17]。1980年3月2日,暂回台湾的杨小佩不满台中中兴堂钢琴品质,拒绝演出,让远道而来的听众失望[18]。第二段婚姻离婚后,杨小佩从此也少有公开演出[17]。她和母亲住在加州奥克兰,独留父亲在法国[10]。
1989年10月[17],杨小佩在CBS公司洽录演奏唱片时发现已罹肺癌[c][2]。杨立达为筹措女儿医疗费用,决定将收藏的邹一桂花鸟画、杨家在奥克兰的自宅,各以新台币50万出售[10]。1990年3月底,钢琴家林和惠特地从台湾探望杨小佩[19]。1990年4月25日清晨,杨小佩在家去世[17]。她41岁去世时,女儿丽莎仅8岁[19]。遗产管理人金恩禧依照杨小佩仪遗嘱将自宅出售,将其中10万美元捐与巴黎音乐院作为华籍学生奖学金[20]。
也许有人知道了我的人生故事会难以相信...而我则是在音乐里,在手指和琴键创造出的另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才能自由呼吸。
杨小佩
“
”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纽约客的临终遗言》杨小佩遗书〈可怜天下父母心和错位的爱〉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