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春薇
古琴演奏家,音樂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春薇(1973年4月—),江苏镇江人,音乐学者,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雅乐研究中心副主任、雅乐团副团长;[1]同时也是古琴演奏家,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承人。[2][3][4][5]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古琴从业人员(教学岗位)专业水平考评专家。[6]
生平
杨春薇1973年出生于北京,家中为江苏镇江音乐世家。1985年与妹妹杨秋悦由梅庵派琴家刘景韶、刘善教启蒙学习古琴,1989年师从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7]1992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虞山吴派琴家吴文光教授并研究琴学。1999年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就读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2002年获得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2003年,梅曰强逝世,杨氏姐妹承其衣钵,成为广陵派第十二代传承人。[2][3][4][5]
现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和中国古代音乐史,开设“文人音乐——古琴”、“宫廷音乐——雅乐”、“民族音乐学田野记谱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等课程,主持《燕国宫廷音乐》、《乡射礼音乐》、《明代朱载堉六小舞舞蹈与音乐》等雅乐的复原和重建,并致力于推广。[1][8][9][10]
在学术工作之外,杨春薇也经常演出或演讲。比方说:在2000年和2001年于比利时和香港两地举行独奏会。2002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艺术节、悉尼等地演出。[11]2011年时和妹妹杨秋悦在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举行“海上雅乐系列音乐会.杨氏姐妹古琴演奏——梅庵、广陵、虞山琴派之音”。[12]参与2018年的“广陵琴派古琴名家音乐会”暨缅怀古琴宗师梅曰强先生九十周年诞辰活动、[13]2019年“纪念广陵琴派第十代古琴大师刘少椿先生古琴音乐会”。[14]2020年因应疫情以线上音乐会的型式举办“【声临其境】煦园有客来.杨春薇庭院古琴音乐会”。[15]
另外,也曾在2019年、2021年及2023年三度受邀参与恭王府博物馆和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主办的“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16][17][18]其中2019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二场“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名琴专场音乐会”。[19][20][21][22]
2020年时,第十二届海峡论坛中举行了首届的“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和发展论坛”,杨氏参与其中的古琴名家直播讲座,讲题为“古琴之"象"说”。[23][24]
除了弹奏传统曲目,杨春薇也尝试新创作,例如:在2005年的巴黎秋季艺术节上,首演和澳大利亚作曲家 Liza Lim、女高音 Deborah Keyser 合作的新作品〈胎动〉(The Quickening)。[25][26]
Remove ads
作品
- 杨春薇 (编). 《明代朱載堉〈六代小舞譜〉音樂舞蹈復原》. 时代新媒体. 2021. ISBN 978-7-88868-851-3.
- 《社会变迁中的广陵琴派》[31]
- 《〈普庵咒〉研究》
- 《琴乐流派的结构研究法》
- 《琴乐流派源流之考证》
- 《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的实践与反思》
- 《从近代琴谱演变论琴乐发展》
- 杨春薇; 杨秋悦. 《移雲齋琴譜》. 北京市: 中国书店. 202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