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珧(?—291年),字文琚,弘农华阴人。晋武帝武悼皇后杨芷之叔父、杨骏之弟。
历位尚书令、卫将军。素有名称,受晋武帝宠幸,当时名望犹在兄杨骏之前。见其兄贵盛,知受宠幸得到的大权不可长久,自愿乞求逊位多次,始终不获准许。初时在上任聘后,杨珧上表奏曰:“历观古今,一族二后,未尝以全,而受覆宗之祸。乞以表事藏之宗庙,若如臣之言,得以免祸。”武帝答应。右军督赵休上书陈:“王莽五公,兄弟相代。今杨氏三公,并在大位,而天变屡见,臣窃为陛下忧之。”由此杨珧更惧怕。全力乞求逊位,武帝始首肯,赐钱百万、绢五千匹。
杨珧初时以退让称,后来乃合朋党,构出齐王司马攸。中护军羊琇与北军中侯成粲谋欲手刃杨珧。杨珧知道后而辞疾不出。讽有司奏羊琇,转为太仆。自是举朝莫敢弹劾三杨。
后杨骏被诛,三族被灭。杨珧临刑称冤诉说有武帝下诏之函藏于宗庙可救他,可以问张华关于此事。当时众人皆认为应该为杨珧申理,合依锺毓事例。而贾氏族党待诸杨如仇人,催促行刑者斩杀。当时的人皆嗟叹。
Remove ads
出土文献
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出土的杨姓后代墓志铭中记载的晋侍中、尚书令、仪同三司、城阳亭侯“杨瑶”与杨珧为同一人[1]。洛阳出土的、立于西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十月的《西晋辟雍碑》显示,杨珧曾任太子詹事、给事中、光禄大夫,关内侯,并根据《晋书·职官》[2]的记载认为杨珧不能写为杨瑶,后世墓碑误写作杨瑶[3]。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