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楠西区
臺灣臺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楠西区(台湾话:Lâm-se-khu;客家话:Nàm-sî-khî),旧称“茄拔社”[1],前身“楠西乡”,位于中华民国台南市东部,为曾文水库管理局所在地(曾文水库则位于嘉义县大埔乡)。北临东山区、台湾省嘉义县大埔乡,东邻南化区,西邻六甲区、大内区,南接玉井区。地处玉井盆地(大武垅族原居地)及阿里山山脉尾棱地带,四面环山,气候上属热带季风气候。产业以农业及观光业为主,特产有密枝杨桃、芒果;观光景点主要有梅岭风景区(每年四月~五月为萤火虫观赏季)。
Remove ads
历史
楠西区原为邹族居住地,后因平埔族西拉雅族茄拔社移入而迁往今日的嘉义县、楠西山区,旧称“茄拔山后”。1915年时卷入噍吧哖事件,引起日本警察的大屠杀,居民死伤惨重,人口大为减少。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以当地堡里名楠梓仙溪西里,易名为“楠西”,设置楠西庄,划归台南州新化郡管辖,战后改设台南县楠西乡,2010年12月25日改称楠西区。
人口
根据台南市玉井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楠西区户数约3.5千户,人口约8.5千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东势里与龟丹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2,311人与627人[2]。
楠西区人口多年持续流失,已于2016年3月跌破1万人[3]。
Remove ads
政治
楠西区公所是台南市政府在楠西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2室等6个内部单位[5]。
现今楠西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楠西庄属台南州新化郡。楠西庄辖楠西、湾丘、密枝、鹿陶洋、龟丹、𦬬莱宅等6个大字[6]。1945年,改为“楠西乡”,属台南县新化区。1950年,裁撤区署,楠西乡改直隶于台南县。2010年12月25日,台南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楠西乡改制为市辖区“楠西区”,隶属台南市。
教育
交通
至2024年11月29日止,楠西区共设2站,分别为:
- 楠西图书馆
- 楠西公园
旅游
小吃
- 梅子鸡
- 笋壳鱼
特产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