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楯筑坟丘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楯筑坟丘墓是位于日本冈山县仓敷市矢部的双方中円形坟丘墓,1981年指定为日本国史迹,出土的旋带文石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坟丘墓位于丘陵的右侧顶上。

东京国立博物馆展示。
概述
楯筑坟丘墓是一个酋长的墓葬,建于弥生时代晚期(2世纪后半至3世纪初),位于王墓山丘陵的北侧。坟丘到处都出土了许多陶器碎片,大部分是壶形陶器和特殊器台、特殊壶的碎片。主丘呈不规则的圆形,直径约43米,高4-5米,其东北和西南侧各有一个矩形的突出部,目前已确认的突出部两端总长为72米,是同一时期日本最大的弥生坟丘墓。
坟丘顶部设有5块巨大的立石环绕木棺,斜面有上下两列列石如栅栏般环绕,两列列石之间铺有圆砾带。仅上列的列石,便使用了20余个大石头与百余个长1米左右的小石头间隔而成。由于小区建设,北东侧突出部大部分已被破坏,西南侧突出部则建有供水塔,但突出部的尽头未被破坏。[1]。
调查发掘
昭和51年(1976年)至昭和61年(1986年)期间,以冈山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为中心的调查团队共进行了6次调查。
考古学家在主坟中确认了两处埋葬设施,墓主被认为埋葬在坟丘中心部地下1.5米处的木棺。出土木棺全长约2米,宽约0.7米,棺底铺有重达30公斤的朱砂。未出土遗骨,仅出土了两块微小牙齿碎片。木棺外有木制外箱(木椁),全长3.5米、宽1.5米。随葬品放在外椁中,有一把铁剑,两个项链,以及一组多颗玻璃珠和小管珠,现存冈山大学考古学资料馆。另外一处埋葬设施位于中心埋葬地点东南9米处,仅发现了微量的朱砂,未出土其他物品。缺少随葬品的贫弱,可能与权力或财富无关,更可能是反映了当时的葬礼习俗。
建造小区时,(参见庄地区#人口增加问题),被破坏的东北侧突出部分,曾有石列和朱砂涂覆的壶型土器。
在昭和56年(1981年)12月9日被指定为日本国史迹。
-
出土品
冈山大学考古资料展示室展示。 -
出土特殊器台
冈山大学考古资料展示室展示。
Remove ads
旋带文石(弧带文石)
坟丘上曾建有楯筑神社,一直延续到大正时代初期。神社内一直供奉着一块被称为神石(亀石)的传世石头。石头全表面刻有类似毛线束绕成的弧带纹样,是代代相传的神体。现在,这块石头被安置在这个遗址附近的保管所里,被称为"传世弧带文石"。
据说,这种弧带纹与缠向遗址的弧文圆板以及葬礼仪式有共通之处。在这里也保留有吉备津神社和鬼之城等地的温罗传说,据说吉备津彦命为了准备与温罗的战斗,建造了石楯,并进行防御准备。
文化财
- 旋带文石 冈山县仓敷市矢部楯筑遗迹出土。1982年(昭和57年)6月5日指定[2]。
- 楯筑遗迹 - 1981年(昭和56年)12月9日指定[3]。
脚注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