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模式标本

生物分类学当中定义新的物种(或亚种)级类群所依据的一个或一套标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模式标本
Remove ads

模式标本生物分类学中用于确定和固定某一物种种下单元学名的凭证材料。它作为物种名称所永久依附的实体,指明了该学名所代表的核心特征,因此在分类与命名中具有基础性地位。[1]

Thumb
闪彩袄蛱蝶Agrias amydon-phalcidon)的正模标本,用写有“TYPE”字样的红色标签表示。

类型

Thumb
高加索头蕊兰Cephalanthera caucasica)的后选模式标本
Thumb
美叶观音莲(Alocasia sanderiana)的附加模式标本
Thumb
新英格兰佛塔 (Banksia neoanglica) 的新模式标本

模式标定的概念在20世纪中期逐渐制度化。自1958年起,模式标定被正式写入命名法规,成为合格发表新分类单元的必要条件之一[2]。在此之前,许多早期发表的物种名称并未指定模式,或指定不当,导致相关名称使用和物种鉴定存在较大困难[1]。为解决这一问题,《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引入了多种模式概念,包括后选模式(lectotype)、附加模式(epitype)和新模式(neotype)[1][3]

  • 后选模式:当原始发表时未指定主模式,或主模式遗失、损毁,或主模式被发现属于多个分类群时,可以从原始材料中选定一份标本或图示作为后选模式。
  • 附加模式:当已有的主模式、后选模式或新模式,或与名称相关的所有原始材料不足以支撑准确鉴定时,可指定新的材料作为附加模式。
  • 新模式:在原始材料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从新的材料中选定标本或图示作为新模式。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