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吴郡顾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吴郡顾氏是中国一个以吴郡郡望顾姓家族,曾与吴郡陆氏吴郡朱氏吴郡张氏并称“吴郡四姓”[1]:289。明代以后,又称武陵顾氏,顾姓人士多自称武陵顾氏[2]

历史

相传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越王勾践裔孙因灭秦之功,受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东海王摇封其子为顾余侯,遂“显迹吴郡”。后世子孙逐渐以爵名为姓氏。顾余侯亦被吴郡顾氏追溯为祖先[3]:131

汉朝时,门阀士族兴起。吴郡最知名的士族,即吴郡四姓——吴郡朱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为首。与之类似,有“会稽四姓”之说,地位与吴郡四姓相当。在九品中正制中,两者是乡品二品以上的“高门”[1]:288—289

吴郡顾氏等吴郡士族的兴起,被认为是因东吴建国之故。东汉末年、孙策孙权吴郡为基地,创建基业。吴郡士族因此“早参霸业,而得以接近权力中心,且分享政权。”[1]:303四姓并称,始于孙权执政的黄武年间[4]:36

东吴丞相顾雍,是吴郡顾氏兴起的关键人物[3]:131。顾雍是东汉明帝时人顾综的裔孙[5]顾奉的曾孙。顾奉做到二千石的地方大员——颍川郡太守顾雍在丞相任上,执政十九年,其家族势力达到顶峰,为家族传衍六朝奠定基础[4]:26—27

晋灭吴之战之后,吴郡四姓失去政治依附,势力消退。当代研究者指出,一是,西晋初定孙吴,为孙吴旧人“甚为提防,慎加任用”;二是,孙吴旧人有失国之痛,对入仕西晋有所排斥。虽然入仕西晋的孙吴旧人不多,但吴郡四姓仍有北上为官者。顾雍之孙、顾荣是吴郡顾氏北上为官的代表人物[4]:40

顾荣陆机陆云等吴郡士族入仕西晋,受到北方士族的歧视、排挤。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东晋时,士族分为源于北方的侨姓世族和南方的吴姓士族。等侨姓世族与皇帝分享政权。顾荣虽迎接晋元帝南渡,但在生前官职不显。有研究者认为,王谢等士族打压本地吴人有关[4]:42。日后,李善在注解吴郡四姓的代表人物时,以顾荣为吴郡顾氏的代表[1]:289顾众顾和之后,吴郡顾氏再无出其右者,基本是中下层官员[4]:45

刘裕建立刘宋,中下层士族和武将阶层成为南朝政权的统治基础。吴郡四姓也受此影响,有不同发展。顾宪之顾协顾野王时期最为知名的吴郡顾氏人物[4]:46。日后,江南地区顾氏多自认为是顾野王后裔[3]:131顾子乔顾欢顾黯等人则以儒学或文字知名。有研究者指,“整个南朝时期,吴郡顾氏家族再也没有出现们高权重的人物,州郡大臣已属罕见,遑论省阁重臣了。”[4]:47

至明朝,吴郡顾氏已称武陵顾氏。“武陵”被误为是郡望,错误的解释为武陵郡。有研究者指,“武陵”实是今苏州市吴江区芦墟镇武陵溪[3]:130

Remove ads

相关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