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殷八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殷八师,又称“成周八师”或“东八师”,是西周时期驻扎在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的王室军队,被视为周王朝直接控制的重要近卫力量之一。该部队主要由迁徙至成周的殷商遗民编组,既承担镇抚职能,又用于对外征伐。

历史渊源

周武王克殷后,周公旦在设立军事基地成周为周东都,以加强对殷商遗民及东方地区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将部分殷商贵族及族人迁徙至洛水流域,并设八个师屯驻成周[1][2],因而得名“殷八师”。由于成周位于镐京之东,该部队亦被称作“东八师”。

兵力规模

周礼·夏官司马》记载“二千有五百人为师”[3],据此推算,八师兵力约在两万人左右。这一规模在西周军制中是重要武装力量。铭文资料如《曶壶》所见,成周八师内部设有“冢司徒”[4],说明其征召与管理制度与西周的乡遂制度紧密相连。[5]

文献与铭文记载

殷八师或成周八师的称谓多见于青铜器铭文:

  • 《小臣逨簋》载“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6]
  • 《禹鼎》记“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扑伐鄂侯驭方”[7]
  • 《曶壶》铭文则表明其军政管理与地方编户制度相关[4]

这些资料显示,殷八师主要任务在于镇守东土,镇压叛乱,抵御东夷淮夷,保障成周地区的安全。

学术争议

学界普遍认为“殷八师”与“成周八师”是同一部队[8],但亦有研究者区分二者,认为分别是以殷民与成周地域命名的不同军队[9]。由于缺乏直接文献记载,目前仍无定论。

历史地位与影响

殷八师是周王室在东方的军事中枢,常与西六师协同作战,构成王畿军事体系的重要部分。然而,至西周晚期,随着军队逐渐“私臣化”,即部分师旅被卿大夫宗族所控制,殷八师的独立性和王室对其掌控力逐渐减弱。这一趋势加速了西周王权的衰落,也为宗法制下军政分裂埋下隐患。[5]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