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和山福德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和山福德祠map
Remove ads

24.661823°N 120.927153°E / 24.661823; 120.927153

事实速览 永和山福德祠, 基本信息 ...

永和山福德祠,是位于台湾苗栗县三湾乡永和村的土地祠,合祀因兴建永和山水库而被迫拆迁的二十七尊土地神。

历史沿革

1980年,永和山水库兴建,集水区二十七座土地祠面临淹没,计有头份东兴明坑五座,及三湾永和山的砂坑十一座、北坑九座、浮桥两座[1][2][3][4]。承建单位为了尊重民俗,先临时树了一座“二十七位土地公联合办事处”石碑,将土地神集中[5]。记者廖志坤报导,居民筹组福德祠合建委员会,由当时的主任委员傅振昌捐出土地,再由委员会领取补偿迁造费及信徒乐捐,共同在水库管理所北侧兴建一座联合土地公庙[2]

1984年10月29日,永和山水库竣工前两日,耗资新台币一百多万元的永和山福德祠完工[1]。内厅将东兴与永和两地名同列[1][3][4],庙方不正面书写庙名[1]。因神桌无法容纳二十七尊土地公,另外塑造一尊土地公作代表,置在神桌正中,神像后面另立一块神位,刻写“福德正神暨列列之香位”,右书“永和山水库”,左刻上“诸位福神庙祠”[1]。庙前还可远眺水库[1][5]。在1984年、1985、1988等年报导时,记者认为永和山福德祠乃台湾土地公集中数量最多的土地庙[1][6][7]。不过,更早建立的桃园国际机场福德宫有收容三十六尊[8]

之后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资助因鲤鱼潭水库而建立新开福德祠[9]经济部水利署北区水资源局则在建宝二水库时曾计划将该处的二十一座土地神与新建的大坜老仙爷庙合祀,但出于民俗禁忌而另外建庙[10]

多年来常有民众弃置神像于永和山福德祠,让该庙成为流浪神像收容处,使管理委员备感困扰,如2015年5月就被放十五尊[11]

至于原先被淹没的土地庙们,在永和山水库水位很低时,依然可见到露出水面[3][12]。如2017年3月初就有报导[12]。该年2月时,石门水库阿姆坪土地公庙也是因为枯水而露出[13]

Remove ads

祭祀活动

早期客家族群的土地公并没有神像,习惯用一块石碑代表[4]。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时,庙方会将收藏于神像下方橱柜的二十七尊土地神神位取出,开放让信徒膜拜[4][3]。庙方会在该日会请戏班演酬神戏[11]

信徒相信1970年代有次台风洪水来袭,土地公为保护居民生命财产,于晚间纷纷提著灯笼,指引居民逃离到安全地方,于是众人都虔诚感谢二十七位土地公发挥团队爱民救民精神的护佑[3];苗栗县观光文化解说员协会总干事林凤吟讲述,水库四年兴建期间工程顺利,信徒认为是受到土地神们的庇荫[4];庙委李生华表示,他常碰到一对住台北市的夫妇每月来庙里参拜两次,并告诉他很久以前土地公托梦,要求夫妇俩到此土地公庙参拜,此后便定期南下,事业也因此一路顺遂[11]

庙旁有一棵老枫树是当地人在建永和山福德祠庙前,就会祭拜的对象[11]。该树在2012年报导时,宽可达三人合抱,树高卅馀公尺,树荫伸长半径近十公尺[4]。但因海拔不高、日夜温差不大,枫树并不容易变色[14]。树底下有石桌椅供人休憩,另有矮树丛、花卉环绕[4]

中秋节时来水库赏月的旅客,有些除了烧香外,还并将供品留在原处,让廿七位土地神分享[7]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