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决战境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决战境外,由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提出的防御战略构想,成为中华民国国军的战略方针之一。这个战略的构想,是强化台湾的海军与空军实力,取得在台湾海峡的空中优势与海上优势,将双方交战的战场设定在中国的福建省浙江省沿海,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无法越过海峡中线,无法进行登陆作战。这个战略隐含了预防性战争的想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福建省与浙江省开始集结军队时,台湾方面取得情报后,可以利用海军与空军优势,在中国军队还在中国国土时,进行先制攻击,阻止战争扩及台湾国土境内[1]

蔡英文总统任内,这个战略被慢慢被豪猪战略取代。

概论

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来自蒋中正蒋经国时代的反攻大陆战略,在蒋经国总统任期后期,反攻大陆的想法慢慢被放弃,改变为防御性的反渡海作战,以阻止中国军队越过台湾海峡进攻台湾为主要目标。

在陈水扁总统任内,由汤曜明程士瑜将军等人,建立了决战境外战略。由于台湾缺少防御纵深,如果放任中国军队侵入海峡中线,台湾的防御空间变得更为受限。这个战略采用美军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以及《孙子兵法》“击敌于半渡”的想法,希望以长程飞弹,战机与巡洋舰组成的火力网,将战场外推到中国境内,在中国国土内就击败中国军队,防止他们进行登陆作战,攻进台湾本岛[2]

军事手段

美国在200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力报告》中,曾经提出台湾可以攻击中国三峡大坝的战争假定。在陈水扁总统任内研发的中长程云峰飞弹。这项研发案在马英九总统任内被搁置,在蔡英文总统当选后重启研发,并顺利量产。其射程半径覆盖至中国北京,可用来攻击中国大部份城市,或攻击中国三峡大坝[3]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