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田乡事委员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沙田乡事委员会是协助香港新界沙田区村民排难解纷、争取合理权益的乡事机构,更会协助政府推广地方事务,并提供意见。沙田乡事委员会是组成新界乡议局的二十七个乡事委员会之一。旧会址位于沙田站旁的排头村248号。新会址位于排头街13号[1]。




历史
战前沙田村民只有“九约”作为乡事组织,成员多在“车公庙”及之后建成的“曾大屋”内集会;如无特别事故,每年只聚集二、三次,并负责筹办十年一度的太平清醮。
战后沙田乡中父老利用战时日军用作“区役所”的楼房(西林寺对面近火车路边)办理乡事,并配给米粮、糖和食油等,协助村民,以解民困。
1946年大埔理民府班络发动新界各区组织乡事团体,鼓励各村选出代表负责乡事,且应允拨地及拨给半数之建筑费资助建筑会所。沙田区父老吴健荣、韦兆玲、曾广仁及刘水秀等积极筹划,建成沙田乡公所。
在乡公所开幕后,随即由沙田区内四十九村之村代表、九名社会贤达及三名沙田商会代表中选出二十五位委员,从而再互选出正、副主席共三名,吴殿平当选首届主席。及后之主席分别有吴松炽、吴灿林、刘水秀、吴池、吴灿林而至韦汉良,其中以吴灿林及韦汉良两位主席任期最长,分别为八年及九年。
乡公所于1978年易名为乡事委员会,加上为配合地方行政之实施,主席和各委员之任期于1982年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三年,而乡事会主席更是区议会的当然议员。乡公所自成立以还,除协助村民排难解纷、争取合理权益外,更协助政府推广地方事务,并提供宝贵意见以期令村民以至全区受惠,而沙田新市镇之不断发展和繁荣,沙田乡事会亦作出了一定之贡献。[2]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参考书籍
- 《沙田古今风貌》,沙田区议会,1997年
资料来源与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