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法土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土戰爭
Remove ads

法土战争,又称奇里乞亚战争(法语:La campagne de Cilicie),土耳其方面称之为南线战争土耳其语Güney Cephesi),是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自1920年9月4日起)与法国法国殖民军英语Troupes coloniales亚美尼亚志愿军英语French Armenian Legion)间的一场战争。法国侵略该地区的主要因素是赛克斯-皮科协定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难民危机则进一步促使该战争发生。

事实速览 法土战争,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穆兹罗斯停战协定之后,法国根据一项1916年的秘密协议“赛克斯-皮科协定”进军库库罗瓦英语Çukurova,即原本属于鄂图曼帝国叙利亚英语Ottoman Syria及南安纳托利亚,包括库库罗瓦平原英语Çukurova梅尔辛伊斯肯德伦(又称小亚历山大),以及埃尔加尼盛产的铜矿矿脉在内。至于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及疑似有油田存在的摩苏尔州英语Mosul Vilayet则由英国占领。在此期间,英国将根据协定,暂管安泰普马拉什乌尔法,直到法国人占领定位了为止。

埃德蒙·艾伦比将军指挥的法国亚美尼亚军团,顾名思义是由亚美尼亚的志愿军所组成。

法军的入侵行动

黑海登陆

穆德罗斯停战协议后,法国军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鄂图曼帝国煤矿,这是因为法国资本在这些煤矿中持有大量股份的关系,同时满足法国军队的需求。此外他还可阻止任何往安纳托利亚的煤炭补给──毕竟这些可能会助长叛乱。

1919年3月18日,两艘法国炮艇将军队带到黑海港口宗古尔达克卡拉代尼兹埃雷利,控制鄂图曼帝国的煤矿。由于在占领该地区的一年期间,遇到了不少抵抗,法国军队在1920年6月8日逐渐从卡拉代尼兹埃雷利撤离。他们继续试图占领宗古尔达克全境,并于1920年6月18日达成。

君士坦丁堡与色雷斯的行动

关于对色雷斯战争的发动,主要是为了支持协约国的战略目标。一个法国旅于1918年11月12日进入君士坦丁堡。1919年2月8日,法国将军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鄂图曼帝国占领军的总司令——抵达了君士坦丁堡,并协助支持该占领政府。[9]

布尔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前鄂图曼帝国首都——在1920年希腊军队的夏季大攻势之前,也被法国军队占领了一小段时间,当时这座城市已经落入了希腊人的手中。

奇里乞亚战争

更多信息 战役, 将军 ...

第一次登陆是在1918年11月17日的梅尔辛,大约有15,000人参与,主要是亚美尼亚志愿军及150名法国军官。这支远征军的首要目标是占领港口并进一步瓦解鄂图曼帝国。11月19日,塔尔苏斯被占领,并为了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他们打算在阿达纳建立总部。他们在1918年底占领奇里乞亚本土后,法国军队于1919年,陆续占领了安泰普、马拉什和乌尔法等等城市,并按照协议接管他们(原本那些城市都归英国暂管)。

在南部占领区的东端,马尔丁也被占领了一天(1919年11月21日),直到晚上法国人认为此地不宜久留而撤退为止。

1919年1月1日至1920年9月4日期间,法国任命爱德华·布雷蒙德为法国南部占领区总督:1920年9月至1921年12月23日,朱利安·杜菲为新一任总督。

在占领该地区期间,法国人很快便遭到土耳其人的反击,特别是,因为他们把亚美尼亚人与之联系在一起。法国士兵是该地区的外国人,通常,他们会利用亚美尼亚民兵来获取更多情报。土耳其国民议会政府在这一领域上,一直与阿拉伯诸部落合作。与希腊的威胁相比,法国对穆斯塔法·凯末尔帕夏的威胁似乎较小,他表示,如果土耳其能够克服希腊的威胁,法国将不会试图持续占领之,尤其是因为他们主要是想殖民叙利亚。

在希腊军队向西进攻的行动已失败告终后,通过调动亚美尼亚人对抗土耳其国民军,继而开辟南部战线的战略目标亦随之失败了。1920年2月11日,在经过22天的马拉什战役英语Battle of Marash后,法国占领军和当地亚美尼亚志愿军的成员在土耳其革命者的抵抗和攻击下,被迫撤离马拉什。伴随著成千上万亚美尼亚受害者遭到大规模屠杀,该城市也因而被夷平了。法国亚美尼亚志愿军成员萨基斯·托罗森英语Sarkis Torossian在他的日记中表示,他怀疑法国军队为了要让其军队安全撤离,因此向凯末尔派提供了武器和弹药。[10]

马拉什民兵部队通过参与夺回该地区的其他城市的行动,进一步为该战争做出一定的贡献,迫使法国军队逐步撤离各城市。

Remove ads

敌对行动的结束与后续

1921年3月9日,法国与土耳其国民运动签署了《奇里乞亚和平条约英语Cilicia Peace Treaty》。该条约是为了结束法土战争,尽管未能如愿[11]。后来在1921年10月,法国和土耳其代表于1921年10月20日签署《安卡拉条约》,并最终以取代《穆达尼亚停战协定》而告终。尽管部分的领土争议在当时并没有完全被解决(例如土耳其在国家契约英语Misak-ı Millî中宣称的领土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以及哈塔伊之归属等等),《安卡拉条约》所产生的积极态度仍然是友好的,即使程度有限。

随后,随著洛桑条约的签订,整个土耳其独立战争就此告终,鄂图曼帝国的所有债务,也由接替政府土耳其偿还。

更多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