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利尼亚克猜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数论中,波林雅克猜想是由阿尔方·德·波利尼亚克于1849年提出的,该猜想的内容为:[1] :对于任何正的偶数n,存在无穷多个大小为n的质数间隙。换句话说:存在无穷多对相邻的质数,它们的差为n。[2]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4年11月25日) |
尽管该猜想至今未能对任何给定的n值进行证明或反驳,但在2013年,张益唐取得了一个重要的突破,他证明了对某些n值小于7000万,存在无穷多个质数间隙。[3][4]同年晚些时候,詹姆斯·梅纳德宣布了一个相关的突破,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质数间隙,且这些间隙的大小小于或等于600。[5]截至2014年4月14日,也就是张益唐宣布后的一年,根据Polymath项目维基,n已经被缩小到246。[6]此外,假设埃利奥特–哈尔伯斯坦猜想及其广义形式成立,Polymath项目维基指出,n已经缩小到12和6,分别对应于两种情况。[7]
当n=2时,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当n=4时,则表示存在无穷多个表兄弟素数(p,p+4)。当n=6时,则表示存在无穷多个六素数(p,p+6),且在p与p+6之间没有质数。
迪克森猜想将波林雅克猜想推广到涵盖所有质数星座。
Remove ads
猜想的密度
设对于偶数n,为小于x的大小为n的质数间隙的数量。
第一个哈迪–李特伍德猜想指出,该质数间隙的渐近密度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Cn是n的函数,且表示当x趋近无穷大时,两个表达式的比值趋近于1。[8]
C2是孪生质数常数:
该乘积对所有质数p≥3进行。
Cn是C2乘以一个与n的奇质因数q相关的数字:
例如,C4 = C2,而C6 = 2C2。双质数的猜测密度与表亲质数相同,且是性感质数的一半。
请注意,n的每个奇质因数q都会将猜测的密度与双质数相比提高倍。这里有一个启发式推理。该推理依赖于一些未经证明的假设,因此结论仍然是一个猜想。假设一个随机奇质数q将会分别整除a或a+2,其中a和a+2是随机的"潜在"双质数对,那么该质数q整除a或a+2的机会是,因为q会整除从a到a+q−1的其中一个q。现在假设q整除n并考虑一个潜在的质数对(a,a+n)。只有当q整除a+n时,q才整除a,而这种情况的机会是。该质数对(a,a+n)无因数q的机会与(a,a+2)无因数q的机会相比,将会变为,并且这比值为,这转化为猜测的质数密度。对于n=6的情况,该推理简化为:如果 a 是一个随机数,那么 3 有 2/3 的机会除以 a 或 a + 2,但只有 1/3 的机会除以 a 和 a + 6,因此后一对被推测为素数的可能性是素数的两倍。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