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氏锯尾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氏锯尾鲨(学名:Galeus polli),又称波氏蜥鲨,为软骨鱼纲真鲨目猫鲨科锯尾鲨属的一个种,被IUCN列为易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东大西洋摩洛哥南部至纳米比亚海域,深度200至720公尺,本鱼体修长,头部略扁,鼻子长又尖,每个鼻孔的前缘都有一个三角形的皮瓣,眼睛呈水平椭圆形,并配有瞬膜,每只眼睛下面无脊,后面有一个微小的气孔,嘴巴大而宽,呈拱形,嘴角部有发达的皱纹,有五对鳃缝[2],第四对和第五对位于胸鳍基部上方,两个背鳍末端钝且大小相似,第一个位于腹鳍后部,第二个位于臀鳍后部,胸鳍宽大,角呈圆角,而腹鳍和臀鳍则细长且有棱角,臀鳍基部靠近腹鳍和尾鳍,占总长度的14-17%,身体和尾巴呈暗色,覆盖著细小的黑点,幼鲨也可能有一系列镶白色边的深棕色鞍状斑纹,尾鳍边缘是白色,嘴的内部是黑色,体长可达45公分[3],栖息在大陆棚、大陆坡,能容忍低氧的水域,属肉食性,以鱼类、甲壳类及头足类为食,卵胎生,雌鲨将卵保留在体内直至孵化,没有明确的繁殖季节,交配和分娩全年都会发生,成年雌鲨有两个功能正常的子宫,可产下多达12只幼鲨,雄鲨和雌鲨分别在30–46公分和30–43公分长时达到性成熟,偶被拖网捕获,可作为食用鱼或制成鱼粉。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