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勒先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勒先例
Remove ads

泰勒先例美国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在其前任威廉·亨利·哈里森去世后就总统继位顺序所开创的宪法和政治先例。其时,宪法并未明定副总统在总统逝后是否继位为总统,或仅代理其职务英语Acting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泰勒力主前说压倒后说,宣誓就任并进入白宫,自命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尽管引发了政治纷争,泰勒还是赢得其职位,并就此成为总统继任的常态。在泰勒继位后,直至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获得通过以确立此举合宪前,另有七人依泰勒先例继位为总统。[1]

Thumb
美国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

历史

1841年4月4日,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于就职30天后去世,创下美国史上最短总统任期。截至当时为止,总统去世后会出什么问题完全只存在于理论上。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对此语焉不详:“如遇总统被免职、死亡、辞职或丧失履行总统权力和责任的能力时,总统职务应移交副总统……”至于副总统是就此继位为全职总统,或只是以副总统身份代行总统职,两边都解释得通。听闻哈里森总统的死讯后,副总统约翰·泰勒立即返回华盛顿特区,宣誓就任总统。与此同时,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领头的哈里森内阁于其逝后不及一小时即已召开会议,表决泰勒为副总统代总统职,而非总统。此外还决定,总统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将由内阁进行多数决,这大大削弱了泰勒的职权。他们在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向泰勒告知此项安排。[1]

泰勒震惊之馀立时回绝内阁此议,声言:“……我倒是乐于得益自各位的忠告和建言,但绝不能同意被人指挥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身为总统,会对我的政府负责。我希望能就此与各位同心协力。只要大家都认为这样合适,我就会很高兴与诸位共事。若有异说,则请自便。”[1][2]他其后在搬进还正为哀悼哈里森之死而遍挂黑幔的白宫前,又当著内阁的面就职第二次以巩固自身主张。这一系列的争议性举动使泰勒陷入许多民主党人和若干辉格党人的深切批评,包括将阁下改为“变故下”的嘲讽式“敬称”。[3]即便如此,泰勒并不退让,不称他为美国总统的邮件他就不拆阅。身属辉格党籍,泰勒过于自在的使用否决权,又普遍反对辉格党的政策,令党在其任期中即与之疏远。泰勒很快被正式开除党籍,最终是以泰勒党英语Tyler Party(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籍寻求连任并落选。[4]尽管引发争议,泰勒还是成功地合法接任美国总统职,获国会参众两院表决承认。[5]

Remove ads

合宪性和遗产

副总统于总统去世后是否即为总统的争论,症结在于“相同”(the same)一词在《宪法》第二条第一节中所言者为“前述职位”("the said office"),或仅其“权力和职责”("powers and duties")。另一争点即权力“移交”("devolve)一词在这种情况下的含义。据历史学家欧文·葛雷哥莱·威廉斯英语Irving Gregory Williams所言,“对政治学家来说,职位是传承,而权责是移交,这是公设”。政治学家露丝·卡瑞迭·席尔瓦英语Ruth Caridad Silva亦得出相同结论,声称“继任条款从未打算令副总统或指定官员成为总统”。[2]

事实上,尽管泰勒成功立下先例,但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的辩论,及其后与继位相关的条款在在表明,美国开国元勋们只打算让副总统代行总统职英语Acting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至下次选举真除为止,[6]尽管总统继任问题通常少受关注。约翰·昆西·亚当斯看法也相同,他坚决认定泰勒为“合众国副总统,维吉尼亚州的约翰·泰勒,代联邦总统”。然而,亨利·克莱等许多其他知名政治人物都接受泰勒是总统,尽管他信心满满地预测泰勒的总统任期会比其他人都更像是摄政[2]

Thumb
林登·詹森1963年11月22日于约翰·甘迺迪遇刺后依据泰勒先例宣誓就职

尽管当代政治领袖反应不一,合宪性又暧昧不明,但美国多数公意支持泰勒的专断,在泰勒先例后复有七名副总统继任总统:1849年的米勒德·菲尔莫尔、1865年的安德鲁·詹森、1881年的切斯特·艾伦·亚瑟、1901年的西奥多·罗斯福、1923年的卡尔文·柯立芝、1945年的哈利·杜鲁门、和1963年的林登·詹森。在詹森继任总统后,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获得批准,泰勒先例明文入宪。[5]

无论是受不受欢迎,或最初有何争论,泰勒立即接手总统职是否开创良好的先例,众人看法两极。据威廉·威尔哈兹·弗里令英语William Wilhartz Freehling教授所言,泰勒先例是“迄今为止他对国家的最大贡献”,此举“为未来的权力有序移交开创坦途”。[7]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