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洛杉矶轨道交通
交通设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洛杉矶县轨道交通(英语:Los Angeles County Metro Rail)又称:洛杉矶大众捷运系统、洛杉矶郡城市轨道交通,通称洛杉矶地铁、洛杉矶捷运。该系统是加州洛杉矶县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此系统拥有六条线,四条轻轨系统与两条地下铁路,服务101个车站。它也与洛杉矶快速公交(Metro Transitway)(G线、J线)及通勤铁路南加州都会铁路系统连结。
![]() |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3年6月22日) |
洛杉矶捷运由洛杉矶县都会运输局(LA Metro)营运,服务始于1990年,从那之后已经经历了几次大量的延展,还有更进一步的延伸在兴建中或计划中。2022年,洛杉矶县轨道交通乘客量为57,299,800人次。[2]
洛杉矶在以前有两个铁道系统,太平洋电力铁路红色列车与洛杉矶铁路的黄色列车,营运自十九世纪末到1960年代。洛杉矶捷运承接了许多这些系统的路权,可视为它们的接替者。
有关LA Metro旗下的轨道交通及巴士线路的具体线路班次及票价信息可查询LA Metro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move ads
当前系统
洛杉矶郡都会运输局负责维护及营运大洛杉矶地区的六条捷运路线,其路线分述如下:

Remove ads

继首条轻轨于1990年启用后,首条地下铁线(B/D线)经过七年时间建造后,亦于1993年启用。B线现在由洛杉矶市中心,经好来坞大道前往北好来坞;紫线则沿著威尔榭大道,连接市中心和韩国城。在2006年第二季度,B线和D线的周日平均载客量总共达139,200人次。[4]B线和D线的列车使用第三轨供电,因此无法于轻轨路线上行驶。
地下车站的建造预算内,0.5%被预留作美化车站和公共艺术用途,而所有地下车站的设计也颇为独特。另外,因为洛杉矶邻近断层,地下隧道在设计时已考虑地震的因素,更能抵受高达芮氏地震规模7.5的地震。

六条捷运线中,四条是轻轨线(A线,C线,E线和K线)。轻轨线列车采用架空电缆供电,因而不可与地铁共轨运行。
洛杉矶捷运之票大多数采行荣誉制,轻轨车站之出入口,至少设有两台自动售票机。然而,捷运警察不定期在车站抽验。若乘客未先行购买车票,将可能面对最高美金$250之罚金与48小时之社区服务。
凭任意种类的南加州都会铁路火车票,在车票的有效使用期内可免费且无限次搭乘洛杉矶地铁和轻轨,具体规定请参阅METROLINK TRANSIT CONNE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以下之金额皆为美元(自2014年9月15日起)。
洛杉矶捷运的储值卡称为TAP卡,可用于搭乘洛杉矶捷运铁路与公车,以及其他洛杉矶巴士系统,卡片售价2美元并可重复加值使用,可以于车站自动售票机买到。
Remove ads
2022年,洛杉矶县轨道交通平均乘客量总计57,299,800人次。[2]洛杉矶轻轨系统拥有美国轻轨系统中载客量最大的系统,2023年第一季度平均工作日乘客量总计96,300人次。[5]此外,A线的载客量在全美轻轨路线中排行第二,仅次于波士顿的绿线(204,800人次;虽然波士顿绿线的服务范围较广)。[6]
Remove ads
历史

洛杉矶曾一度拥有全球最广泛的电车系统:太平洋电力铁路(Pacific Electric Railway)的“红色列车”曾于全长1770公里(1100英里)的轨道网上运行,每天提供2800班列车服务。另外,洛杉矶铁路(Los Angeles Railway)旗下的“黄色列车”也曾于市内及外围地区的多数主要街道上运行。两间公司提供的铁路服务于1930年代初期达至载客量最高峰;二战期间的载客量也曾回升。
后来,由于汽车日渐普及,导致路面交通越来越繁忙,连带电车的行驶速度也越来越慢。另外,从1950年代起,中产阶级人士纷纷迁往市郊地带居住。这些市郊地带的发展密度较低,居民出入主要靠汽车代步,对外交通也主要依赖高速公路网。一系列因素带领下,公交系统的角色渐渐被公路网络取代。多数电力铁路营办商(包括太平洋电力铁路)都纷纷把旗下的电车服务转型为巴士服务;有些营办商更加倒闭。
洛杉矶大都会交通运输局后来于1958年接管县内馀下的客运铁路线,但这些铁路线也于数年内陆续停驶。最后一列红色列车和黄色列车分别于1961年和1963年停驶,为有接近90年历史的洛杉矶电车服务划上句号。然而,随著都会区内的人口飙升至一千四百万,交通挤塞问题愈见严重,而有关当局亦明白单靠兴建高速公路并无法解决交通问题。洛杉矶县的居民于1980年代投票,通过征收销售税(每次交易征收半美分)来集资兴建铁路网。
经过多年争议后(其中一度考虑采用单轨技术),交通局于1980年代动工建造数条新铁路线。捷运蓝 (A) 线于1990年启用,采用红色列车于1961年停驶后剩下的部分路段,更标志著铁路公交服务重返洛杉矶。
继首条轻轨于1990年启用后,首条地下铁线经过七年时间建造后,亦于1993年启用。地下铁系统早期由两条支线组成,到2006年则正式一分为二:B线现在由洛杉矶市中心,经好来坞大道前往北好来坞;D线则沿著威尔榭大道,连接市中心和韩国城。随后,LA Metro开通了另外4条轻轨线路。1995年开通C线,L线于2003年开通,2012年开通E线,2022年开通K线。
随著连接A线和E线的区域连接线工程于2023年6月16日通车,L线北段(联合车站-阿苏萨太平洋大学/柑橘学院)被并入A线,南段(小东京-大西洋)被并入E线[7][8][9]。
Remove ads
未来计划

Remove ads
民间的铁路运输支持者亦提出过下列建议:
- 黄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条连接北好来坞和洛杉矶市中心的轻轨线,沿途为伯班克,格伦代尔,银湖和Echo Park提供捷运服务。不过,建议中的其中一段路线被伯班克市改成单车径,减低此计划可落实的机会。
- 银线:一条连接好来坞和埃尔蒙特的轻轨线,途经圣基比利奥谷,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洛杉矶县医院和洛杉矶市中心等。
- 海港线:主要服务海港地区(例如圣伯多禄)的居民,让他们可以更容易换乘其它捷运路线。建议中路线采用交通局现时管理,但已弃用多年的Harbor Subdivision。[24]此路线亦会构成“洛杉矶国际机场快线”的一部分。
- C线 (林肯大道):洛杉矶市议员Bill Rosendahl提议将C线沿著林肯大道进一步伸延至玛瑞娜戴尔瑞甚至威尼斯。此外,交通局过往亦有研究将C线向东延伸至洛沃克的南加州都会铁路通勤铁路站。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