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津轻地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津轻地方(日语:津軽地方/つがるちほう Tsugaru chihō */?)是指现在日本青森县西部的地区,相当于江户时代由津轻氏统治的区域(相当于弘前藩、黑石藩)与津轻郡。
津轻地方 | |
面积 | 4828.08 km2 (全县比:50.06%) (2010年10月1日)[1] |
国势调查 | 774,617 人 (全县比:56.4%) (2010年10月1日)[2] |
推计人口 | 689,639 人 (全县比:56%) (2020年8月1日)[2] |

■白 : 南部地方
津轻地方包括现在的东津轻郡、中津轻郡、南津轻郡、西津轻郡、北津轻郡、青森市、弘前市、黑石市、平川市、津轻市、五所川原市,主要城市有青森市和弘前市。
定义
广义的津轻地方是弘前市为中心的南部“中弘南黑地区”、五所川原市为中心的西北部“西北五地区”、青森市为中心的东北部“东青地区”三大地区所组成。狭义上的津轻是津轻平野南部的中弘南黑地区,或再加上西北五地区。此时东青地区称做“青森地方”。有时也指岩木川所在的津轻平野地域圈。西北五地区至津轻半岛的区域又称奥津轻。 夏泊半岛(平内町地域)在镰仓时代以前是糠部郡的一部分,陆奥湾岸(青森市与东津轻郡区域)称做外滨,在津轻郡设立以前都不属于津轻。
西南端域(旧岩崎村地域)在中世以前属于出羽国桧山郡[3],直到1603年(庆长8年)津轻氏与佐竹氏交涉后才划入津轻领[4]。
Remove ads
青森县厅将县内分为六大区[5],各地区设有综合派出机关地域县民局[6][7][8]。以下三地区相当于广义的津轻地方。
气象厅的地域区分[9]将广义的津轻地方定义为一次细分区域的“津轻”。二次细分区域将西北五地区分为“北五津轻”与“西津轻”。东青地区相当于“东青津轻”,中弘南黑地区相当于“中南津轻”。
重心变迁
中世,岩木川河口的十三凑带动了“西北五地区”的贸易活动(国际、国内),之后因南部氏入侵而没落。
江户时代,弘前城城下町弘前让“中弘南黑地区”成为本地重心。日本海侧的鲹泽、深浦作为北前船的停靠港而发展。其中,鲹泽更是津轻米的装运港。
明治时代实施废藩置县后,弘前县(弘前藩)、黑石县(黑石藩)、斗南县(斗南藩)、七户县(七户藩)、八户县(八户藩)与北海道渡岛半岛的馆县(馆藩)合并成立弘前县。之后初代县大参事野田豁通将县厅从弘前迁往现在的青森市,县名变更为青森县。青森市之后成为本州铁道的北方终点站,加上往北海道的青函连络船开航,重要性不断上升。
弘前市之后成为拥有陆军第八师团与旧制弘前高校的军事、学园都市,1889年(明治22年)人口统计达30,487人,位居全国第29位,在东北地方仅次于仙台市、盛冈市名列第三。 战后,日本军解体导致第八师团解散,但弘前大学的创立让弘前市池徐维持学园都市的性格。
白神山地登录世界遗产后,弘前睡魔、平川睡魔、黑石睡魔、五所川原立佞武多等睡魔文化与壮丽的自然景色让津轻地方成为著名的观光地。
Remove ads
气候
津轻地方属于日本海侧气候,冬季多雪为最大特色。
夏季虽然最高气温可达30度左右,但基本上时间不长。宛如盆地的南部“中弘南黑地区”会受焚风影响而出现高温,“西北五地区”、“东青地区”受到偏东风影响,较为凉爽,有时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不过,气温还是高于偏东风直接吹拂的南部地方(青森县东半部)。
历史
津轻最早出现于655年《日本书纪》的齐明天皇元年,写作“津苅”“东日流”“津刈”“都加留”,是距离畿内最远的虾夷居住地。中世属“平贺郡(津轻平贺郡)”“鼻和郡(津轻鼻和郡)”“田舍郡(津轻田舍郡)”三郡(山边郡(津轻山边郡)存在时为四郡),合称“津轻三郡”(或“津轻四郡”)。
镰仓时代,此地由北条得宗下的安东氏等统治,进入14世纪后为南部氏支配。战国时代再由津轻氏统治。近世,“平贺郡”“鼻和郡”“田舍郡”三郡合并为“津轻郡”。明治维新后成为青森县的一部分。1878年(明治11年)再分为东津轻郡、西津轻郡、南津轻郡、北津轻郡、中津轻郡。
注释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