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浦起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浦起龙(1679年—1762年),二田孩禅,学者称山伧先生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朝政治人物、学者,进士出身。

生平

以弱冠补诸生,屡试不第,困顿场屋三十余年。雍正八年(1730年)登庚戌科进士,没被选为庶吉士,为此候选三年。雍正十年(1732年)授扬州府学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应当时的云南总督尹继善之邀,担任五华书院山长乾隆四年(1739年)任苏州府学教授,主紫阳书院[1]史称:“公家甚贫,书甚富,口甚拙,手甚敏,待人甚厚而校书甚严。”浦起龙读杜甫诗十年,不穿凿字句,如《别董颐》一诗,历代皆以为董颐南下邓州,浦起龙指出: “南适恐误,邓在江陵西北也。”清朝著名的学者王昶钱大昕,经史学家王鸣盛均受业其门下。乾隆十年(1745年)被江苏布政使爱必达参劾,遂以年老辞官回家,居乡撰写《史通通释》一书。[2]浦氏著述《通释》,用力极勤,以“六家二体”说为主轴,[3]前后五次易稿。乾隆十七年刊刻行世。后来纪昀著《史通削繁》,是以浦起龙《史通通释》为底本。乾隆十五年(1750年)浦起龙应无锡县知县王镐邀请,与同邑华希闵、顾栋高等共同编纂《无锡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去世。另著有《读杜心解》、《古文眉诠》、《酿蜜集》、《不是集》等卷。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