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浮游生物悖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浮游生物悖論
Remove ads

水生生物学中,浮游生物悖论(英语:paradox of the plankton)描述的是有限的资源却意外地支持了大量浮游生物物种的情况,这显然挑战了竞争排除原则,即两个物种竞争相同的资源时,有一个会占劣势而灭绝

Thumb
海洋矽藻属于浮游生物,似乎无视了竞争排除原则

生态悖论

浮游生物悖论源于观察到的浮游生物多样性竞争排除原则[1](也称为高斯定律[2])之间的矛盾,后者认为,当两个物种竞争相同的资源时,最终只有一个物种能够存续,而另一个会灭绝。这样的两个物种之间是不可能共存的[3],因为占主导地位的物种将不可避免地耗尽共同的资源,从而压制劣势种。尽管浮游植物相互竞争的资源种类(例如光、硝酸盐、磷酸盐、硅酸、铁)有限,但它们的生命在所有系统发生学水平上都是高度多样的。

浮游生物悖论最初由乔治·伊夫林·哈钦森于1961年指出,他提出借助光或湍流的垂直梯度、共生偏利共生、差异捕食,或者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等因素,可以解决这一悖论。[4]近来的文献提出,考虑以下这些因素可以解决该悖论:混沌流体运动[5]、尺度选择性进食(size-selective grazing)[6]、时空异质性[7]和环境波动[8]。 更一般地说,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生态和环境因素不断相互作用,使得浮游生物的栖息地永远不会达到有利于单一物种的平衡。[9]在Mitchell等人(2008)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对浮游生物分布的小规模分析结果呈现出斑块聚集的特征,数量级为10 cm,它们存在的时间足够长(>10分钟),允许浮游生物进食、竞争和传播。[10]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