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地外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地外交
Remove ads

海地外交是指海地共和国实行的外交政策和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海地是国际联盟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海地承认中华民国并与之建交,两国关系友好且经贸往来频繁。冷战结束后海地与邻国古巴关系回暖,古巴也向海地派出了大批医疗援助团队帮助海地改善卫生保健事业,海地人也更加认可了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共产党

Thumb
与海地有外交关系的国家

历史上,海地曾经饱受邻国的孤立,直到1838年才得到前宗主国法国的承认,此后在19世纪,海地的外交进程缓慢,并受制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因害怕殖民地和国内黑奴起而仿效),与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亦是冲突不断。

在1991年至1994年拉乌尔·塞德拉斯军事统治时期,国际社会出面捍卫海地秩序,有31个国家参加了由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MNF),该部队在联合国的主持下于1994年9月进行干预,以帮助恢复合法政府并在海地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在最高峰时期,多国部队包括大约21,000名士兵,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还有1,000多名国际警察监视员。在六个月之内,随着多国部队过渡到一支由6,000名强大的维和部队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组成的部队,部队人数逐渐减少。 联海特派团负责维持多国部队帮助建立的安全环境,并通过派驻900名警察顾问来培养海地新的警察部队。共有38个国家参加了联海特派团。

为了促使海地从事实上的军事统治的三年和几十年前的统治失控中恢复过来,国际开发银行和捐助机构于1994年承诺在1999年之前提供超过20亿美元的援助。经济改革的进展。议会无所作为,主要是由于自1996年以来困扰海地的政治斗争和僵局,导致大部分援助被取消。在2000年5月21日地方和议会选举之后引发的选举危机导致对海地的大部分多边和双边援助受阻。主要捐助者美国提供了最大的双边援助计划,其他参与国家有加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秘鲁菲律宾俄罗斯韩国中华民国英国。在世界银行的主持下,通过主要捐助者的非正式分组来协调多边援助,这是除了美洲开发银行欧洲联盟之外,海地发展援助的主要来源。

2010年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世界大部分国家均派出救援队前往海地救援难民,目前,争取投资和援助、协调各国参与重建是当前海地外交重点之一。

海地曾申请成为非盟的观察员国,2012年2月2日于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第18次非盟峰会上,海地得到观察员国资格,在此之后,海地亦曾投交成为附属成员国的申请。[1]

领土纠纷: 海地宣称对美国占领的纳弗沙岛拥有主权。

走私毒品问题: 海地是向欧洲及美国输入可卡因的重要国家之一

Remove ads

双边关系

非洲

更多信息 国家, 建交日期 ...

美洲

更多信息 国家, 建交日期 ...

亚洲

更多信息 国家, 建交日期 ...
Remove ads

欧洲

更多信息 国家, 建交日期 ...
Remove ads

大洋洲

更多信息 国家, 建交日期 ...

参见

参考来源

相关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