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褐脉粉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青园粉蝶(学名:Cepora nadina,英文俗名:Lesser Gull,别名:淡紫脉粉蝶、淡紫粉蝶、淡紫白蝶、淡紫异色粉蝶、青圆粉蝶)在台湾又名淡褐脉粉蝶,是粉蝶科的一种蝴蝶,是园粉蝶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生物地理分布区的东洋界,包括中国华南、台湾、印度次大陆至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广大区域,模式产地为印度东部卡西丘陵[1]。一年多代。成蝶飞行颇为缓慢,好访花,雄蝶有聚集吸水的习性[2]。
中型粉蝶。翅膀背面白色,前翅前缘灰色,顶区及外缘黑色;后翅外缘灰色,脉端黑色。翅膀腹面前翅前缘,顶区灰黄色,中室下缘,外缘及邻近翅脉灰色,后翅为不均匀的灰黄色。雌蝶翅膀背面灰褐色,中域具有白色斑纹,翅膀腹面前翅顶区及后翅整体灰黄色,翅脉灰色。旱季型背面斑纹退化,翅膀腹面褐灰色。[2]
幼虫的寄主为白花菜科(Capparaceae,又称山柑科)中的尖叶槌果藤(Capparis acutifolia,又称独行千里)、黑叶山柑(Capparis sabiaefolia,又称毛瓣蝴蝶木)等植物,取食部位为叶片。[2][3]
Remove ads
分布
形态
驱体背面黑褐色,覆有白色毛及鳞片;腹面白色。雄蝶翅膀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顶及外缘有黑褐色纹;后翅沿外缘有暗色纹。前翅腹面底色呈白色翅顶暗色,旱季个体呈淡紫褐色,湿季个体呈浅橄榄色。湿季个体翅脉上覆有暗色鳞。后翅腹面斑纹色彩类似前翅翅顶,但湿季个体上有数枚浅色纹。季节变异十分显著。湿季个体丰翅腹面色深,雄蝶翅背面的黑褐色纹边缘较不整齐,雌蝶翅背面的黑褐色纹远较旱季型个体发达。[3]
两性异形,雌雄斑纹相异。雌蝶的翅背面白纹较雄蝶缩减,模糊,特别是湿季个体。旱季期雌蝶斑纹色彩类似雄蝶而色彩略浅:湿季期雌蝶翅面大部分呈褐色,只在前翅中央及后翅前侧各有一片白纹。雌蝶腹部腹面有白色垫状发香鳞块,雄蝶则无此构造。[3]
习性
雄蝶会群聚在潮湿的泥地或是溪边的沙滩上吸水,群体里常有其他种类粉蝶混杂其中。雌蝶多在花朵上吸蜜,或是寻找生长在树林下层的山柑植株产卵。卵刚产下时为淡黄色,发育后呈橘红或红色,雌蝶常将卵产于新芽上,不过偶尔会产于老熟叶片。3龄以下的小幼虫休憩时会停栖在新叶中肋处,幼虫体色以绿色为主,4、5龄幼虫有时则会爬行至枝条基部停栖,化蛹前幼虫会爬至较阴暗处,甚至在附近杂物上发现蛹。[5]
|
亚种
- C. n. nadina 指名亚种 分布于印度锡金至中南半岛、泰国及中国(广西、云南)[4][6]
- C. n. remba (Moore, [1858]) 分布于印度南部[7]
- C. n. cingala (Moore, [1905]) 分布于斯里兰卡[8]
- C. n. andamana (Swinhoe, 1889) 分布于印度安达曼群岛[9]
- C. n. andersoni (Distant, 1885) 分布于马来半岛[10]
- C. n. fawcetti (Butler, 1899) 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11]
- C. n. eunama 台湾亚种 (Fruhstorfer, 1903) 分布于台湾[4][12]
- C. n. hainanensis 海南亚种 (Fruhstorfer, 1913) 分布于海南[4][13]
参考
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