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清华大学学报
中國內地學術期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清华大学学报》(英语: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创刊于1915年11月,是中国内地的学术期刊,编辑部位于北京市。此刊物由清华大学主办,分三刊发行,分别为: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科学期刊[1][2]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为中国研究期刊[3][4]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科学期刊[5]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报刊”[6]。
Remove ads
刊物沿革
1915年,北京清华学校时任校长周诒春创办《清华学报》,以作当时校内刊物《清华月刊》(The Tsing Hua Monthly)的延续。《清华学报》专载中国人文学及社会科学论文,首期于1915年11月出刊。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学报》因编辑部改组未遂,又遇经济困难,因而在1920年至1923年间停刊。[7]
1924年,《清华学报》(The Tsing Hua Journal)复刊。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学报》暂告停刊。随后清华改为国立大学。1929年4月,校长罗家伦向董事会提出改革方案,初拟改《学报》为季刊,后议决聘王文显、赵振声、陈总、吴之椿、陈达、翁文灏、金岳霖、高崇熙、熊庆来、叶企孙、刘崇乐、笪远纶、唐钺、朱希祖、吴正之、冯友兰、陈寅恪、赵元任十八人组成编辑委员会,改为每年1月、5月、11月各出一期,由“文哲学号”(赵振声主编)、“自然科学号”(叶企孙主编)、“社会科学号”(陈达主编)轮流出版。1930年6月,《清华学报》复刊,“自然科学号”独立刊行为《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The 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专载理工及科学内容。故1930年至1932年期间曾有《清华学报(文哲学号)》、《清华学报(社会科学号)》及《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分别出版。1933年起,《清华学报》不再包含理工科内容,亦不再分科出版。《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则一直出版至1949年。
1947年,专载工程学内容的《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学报》创刊,至1950年停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令[8],国立清华大学校名去掉“国立”二字[9][10]。1955年,《清华大学学报》创刊,专载科学内容。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报》停刊,至1973年复刊。
1986年,因另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有《清华大学学报》改称《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至今。
1996年,另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为《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英文版。
Remove ads
图片集
-
1931年12月,《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第1卷第3号封面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