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温室蟾

两栖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溫室蟾
Remove ads

温室蟾Eleutherodactylus planirostris) ,又名温室卵齿蟾平吻卵齿蟾古巴平吻蟾,是细趾蟾科卵齿蟾属的一种蛙类,因为喜欢栖息于温室环境,背部有许多小疣粒,故得此名,原产于古巴巴哈马开曼群岛,后来被引入佛罗里达夏威夷关岛香港深圳台湾等地。[1][2][3]

事实速览 温室蟾,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特征

温室蟾体型很小,体长约17至31公釐。体色通常为暗褐或橄榄褐色,有两种型态:一类背部具两条纵向宽带,另一类则为斑驳花纹。腹面比背面颜色更淡,眼睛呈红色。[4]

分布与栖地

温室蟾原产于古巴西印度群岛部分岛屿,并已引入夏威夷佛罗里达,在当地十分常见。在美国乔治亚州南部、阿拉巴马州南部与路易西安纳州东部也有零星发现。[5]牙买加关岛深圳也有外来族群。[6]台湾2020年在高雄发现入侵的族群。[7]它们栖息于潮湿落叶层,常出现在人类住处附近,但因夜行性而不易观察。[4] 夏季温暖多雨的日子偶尔会出现;在佛罗里达,曾发现它们冬眠。[5]

食性

温室蟾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蚂蚁为主食,[7]亦包括甲虫蜘蛛与小型蟑螂[5]

繁殖

本物种的繁殖季在夏天,繁殖方式较为特殊,卵既不产于水中,也不是包裹在泡沫团中,而是单独产于隐蔽潮湿处,如倒木下、落叶堆或花盆下,卵外有厚膜包覆。[5]佛罗里达,每窝卵3到26颗。较特别的是蝌蚪阶段在卵内完成,孵化时直接变成小型幼蛙,体长约5公釐,带有短尾,随后被会消失。在温暖环境下,发育约13日即可孵化。蝌蚪鼻端有一个“卵齿”用来破卵,孵化后即脱落。[4] 成蛙可能会照顾幼体,曾有观察到成蛙停留在卵群附近守护。[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