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温送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温送珍(1925年—2021年1月19日),台湾苗栗县南庄乡客家人,在台北市经商有成后,常赞助客语、家乡、学校教育等公益活动。

事实速览 温送珍, 性别 ...

生平

成家立业

温送珍为1925年生于苗栗南庄[1],父执辈为从峨眉迁居到南庄员林村[2]

温送珍15岁时,在母亲温黄金妹出钱下,他到台北帮老板在台北中央市场批水果[3]。温送珍回忆日治时的台北对于族群无明显界线,应征店员也很受闽南籍老板重用,因他们认为客家人刻苦耐劳、有信用[4]。之后,温送珍在台北南门市场附近的河岛裱褙店作月薪十二元的裱褙工作[5]。在这店工作时,温送珍认识了老板刘张贤的表妹黄细喜[3]

二战期间,当温送珍正要派遣去菲律宾作战时,因船无法进港、拖延数日后就日本投降,隔年便与黄细喜结婚[3]。日本人遣返时,温送珍便以便宜的价格在南昌路买下四十坪的店铺作百货商行,取名“大源商号”贩售日常用品、化妆品等[4]。温送珍说当时日本宿舍就成了来台北打拼的客家人的落脚处,客家人便开始于南昌街做起生意,全盛时期南昌路至少有四分之一是客家人[6]。刚开始他批售化妆品生意不好,后来改卖肥皂销售好,便在台北后火车站批更多民生用品,商店日益兴隆[5]。开店隔年长子温锦森出生[3],之后共养育两子三女[3][7]二二八事件时,遇到国军闯入大源商号洗劫[3][4]。经多年奋斗,他在南昌路辟建五层楼的百货公司大楼[3][8]

Remove ads

公益活动

1974年,温送珍从商界退休[8]。1982年起,他担任台北市中正区调解委员会委员,翌年被推派为主席[2]

温送珍事业有成后,常返乡为员林村与一桥之隔的三湾乡作公益活动[8]。2003年12月15日,他出席捐赠的南埔国小校门改建落成典礼[2]。他因家乡小南埔老年化程度高,缺乏适合休憩的所在,捐赠新台币三百万元在南庄崇圣宫建立老人文康中心,2015年6月19日动工[9]

九二一地震后,温送珍感于慈济人爱心而决定捐出私人土地[1]。此地是基隆市安乐区六合里为1954年所购,约一万一千坪[10]。早年政府为鼓励造林,提出造林者得80%利润的政策,因此他在翡翠水库上游种约五十甲杉木,后来却被列为水库的保护区[3]。对此,他反让附近居民栽种蔬菜,从未向农民收取租金[10]。依保护区土地审查要点规定,若作为公用事业或社会福利使用,则可有条件开发[7]。2002年3月10日,证严法师当面向温送珍夫妇致谢[7]。之后,他担任慈济功德会董事[2]

温送珍本与新竹交通大学毫无渊源[11]。一次,温送珍因该校研发省油车,捐新台币十万元鼓励,后来因校长邓启福亲自接待作简报,深受感动之馀,就设立送珍敦品励学奖学金,每年每系第一名奖学金五万元[3]。2000年4月16日交通大学校庆,校方特邀他与妻女前来参加[11]。至2014年报导时,他已连续参加十五年的交大校庆[12]

客委会指出,对于台北市的客家活动,温送珍几乎无役不与,蕴育1988年12月28日还我客家话运动动员、1992年担任宝岛客家广播电台建台基金发起人[1]。温送珍有感移居外地的客家人少讲母语,在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客家学院、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设立奖学金[13]。2001年,他与头份镇张致远工作室合作,购置两百多套四县腔客音字典,赠给南庄、狮潭、大湖、三湾国中小学校[8]。2002年起,他赞助机关团体举办客语演讲比赛“珍喜杯”、客语笑科比赛“宝温杯”[1]。2009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客家会议,由总统马英九颁第三届客家终身贡献奖给温送珍与陈运栋[14]。当温送珍获颁客家贡献奖终身成就奖时,仅留下奖座,将百万元奖金全数捐岀,并补足税后差额,再加码一百万元给中央大学客家学院[15]

作家叶伦会为其写书《写真情实话温送珍访谈录》[3]

2021年1月19日,温送珍去世。2月9日,客委会主委杨长镇出席告别式,代表总统蔡英文颁发褒扬令[1]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