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祖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祖信(1889年—1962年1月),别号成之,又号诚之,男,湖北宜昌[1](一说广东开平[2]),祖籍江苏苏州,中国近代政治人物[3]

事实速览 潘祖信, 个人资料 ...

生平

潘祖信祖籍苏州东山潘家弄。早年毕业于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三中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他跟随学生军参加军事行动,随后进入武昌陆军中学学习,之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1914年11月,毕业分发湖北陆军服务。1917年护法革命时,任湖北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寇英杰)步兵第四团排长、连长等职,后任湖北陆军第师(师长寇英杰)步兵第一旅(旅长贺国光)步兵营营长、参谋等职。1925年10月,任吴佩孚十四讨贼联军鄂军(总司令萧耀南)第二混成旅(旅长夏斗寅)步兵第二团团长,率部参加与北伐国民革命军的作战[4]

1927年6月,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新编第十军(军长夏斗寅)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28年2月,任第一集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陈调元)第二十七军教导旅旅长。1928年8月,部队缩编后担任第三十九旅旅长等职。不久转任第三十七旅副旅长(旅长万耀煌),曾率部参加对唐生智部和桂系的作战,率部攻破蚌埠徐州,并在攻占宿县后短暂担任宿县县长。1932年1月,任陆军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第三十七旅旅长,在山东战场参加中原大战,并迫使阎锡山部撤回山西。1934年,升任副师长,参与对湘鄂西边区及鄂豫皖边区红军的第三、第四次围剿战役。1935年4月18日,升任陆军少将军衔[5]。同年10月,任陆军第二十五军第十三师副师长,不久被免职,转任军事委员会驻豫绥靖主任公署参谋处处长,兼任第二缓靖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等职。1936年11月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3]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祖信任第十补训处处长,在湖北训练新兵。不久,宜昌被侵华日军占领,补训处迁往湖北老河口,隶属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领导,他担任长官部高级参谋。1944年,担任襄樊警备司令部司令,晋升中将。因保释内弟、中共地下党员张一之出狱而被革职。之后受保定军校同窗、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邀请,担任顾问[6]。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出任湖北宜昌行政区公署代理专员等职。1946年7月退役经商。1948年任湖北省银行董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组织[7]。朝鲜战争期间,潘祖信通过民革组织,将自己武昌解放路100多平方米地块捐给国家[3]。1955年肃反运动中被捕。1962年1月病故于狱中,时73岁[8]

Remove ads

家庭

潘祖信妻子张耀华为湖北宜昌人,毕业于湖北女子师范学校,曾任宜昌女子高级小学教务主任。两人育有二子二女:子潘志斌潘仲英,女潘志勋潘文彬[8]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