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裔澳大利亚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洲亚裔是澳洲人,他们的血统可以追溯到亚洲。
![]()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澳洲统计局和澳洲人口普查未收集有关种族或种族的数据。相反,它收集有关不同祖先的信息,普查受访者最多可以选择两个祖先。为了汇总数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在其《澳大利亚文化和种族群体标准分类》(ASCCEG)中将某些祖先归为某些类别,包括:[3]
值得注意的是,西亚祖先被分别归类为中东和北非,而不是亚洲祖先的子集。
在一般的澳洲英语措辞中(而非统计用法),“亚洲人”通常是指东亚和东南亚血统的人,而南亚血统的人通常是由其特定的祖先血统来提及的。 “印度”或“巴基斯坦”。
鉴于血统是澳洲种族或文化起源的主要统计指标,并且不同的血统群体在历史,文化和地理上可能相距遥远,因此有关亚洲血统的澳洲人的信息可在以下文章中找到:每篇单独的文章(例如,澳洲华人,澳洲印度人等)。
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澳洲统计局将3,550,882项祖先提名归入东亚,东南亚以及中亚和南亚的ASCCEG地理类别。这占提名其祖先的21,769,209人的16.3%,因此代表了上述亚洲地理类别之一的祖先人口的最大比例,因为某些受访者可能已经提名了来自亚洲地理类别的两个祖先。
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有2,665,814人要求保护六种最常见的亚洲祖先之一,即中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越南人,韩国人和斯里兰卡人。仅声称拥有这六个祖先之一的人就占提名其祖先的总人口的12.25%。
Remove ads
移民史
尽管中国人早在1818年就已抵达澳洲(例如John Shying ),由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淘金热(大约在1850年代至1860年代),中国移民到澳洲的人数急剧增加。由于偏见和误解,新的华人和澳洲社区陷入冲突,在兰宾公寓和巴克兰引发了几次骚乱。澳洲各个殖民地制定的较早的反华法律是白澳洲政策(1901-1973)的背景。
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工会运动开始了一系列抗议外国劳工的抗议活动。工会运动批评了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他们没有加入工会,并准备为降低工资和条件而努力。 农村地区富裕的土地所有者反对在低收入和低工资条件下工作的亚洲人对于热带昆士兰州和北领地的发展是必要的。据称,如果没有亚洲工人,这些地区将被抛弃。 在工会运动不断增加的压力下,每个澳洲殖民地在1875-1888年之间颁布了立法,其中不包括进一步的中国移民。[4]
1957年,政府开始允许15岁以下非欧洲裔的居民进入澳洲,并于1958年通过《 1958年移民法》改革了入境许可,从而扩大了获得公民身份的机会。 1966年3月,移民部开始实施一项政策,允许有技能和专业的非欧洲人移民,并扩大向这些群体提供临时居留权的机会。这些累积影响了来自非欧洲国家的移民人数的增加。 1973年,惠特兰(Whitlam)采取了措施,实行了更加非歧视性的移民政策,暂时减少了总体移民人数。移民政策的最终演变是沿著不歧视,废除仅欧洲的政策以及拓宽亚洲人获得公民身份的途径的轨迹。在弗雷泽(Fraser)政府任期内,随著越南战争后越南难民的入境增加,自1850年代和1860年代淘金热期间,中国金矿工到来以来,澳大利亚经历了数次亚洲移民潮。 1983年,英国的亚洲裔移民数量低于澳大利亚的亚洲裔移民。
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不会收集有关其居民的种族起源的统计数据,而是会在每五年一次的普查中收集不同祖先的数据,每个普查受访者最多可以选择两个。 。
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澳洲统计局将3,550,882项祖先提名归入东亚,东南亚以及中亚和南亚的ASCCEG地理类别。这占提名其祖先的21,769,209人的16.3%,因此代表了上述亚洲地理类别之一的祖先人口的最大比例,因为某些受访者可能已经提名了来自亚洲地理类别的两个祖先。
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有2,665,814人要求保护六种最常见的亚洲祖先之一,即中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越南人,韩国人和斯里兰卡人。仅声称拥有这六个祖先之一的人就占提名其祖先的总人口的12.25%。
澳洲有30%的亚洲人上大学,所有澳洲医生中有20%是亚洲人,还有37%的亚洲澳洲人参加某种形式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可疑] 第二代和第三代华裔和印度裔澳大利亚人已经大量出现。悉尼和墨尔本占亚洲移民的很大一部分,其中,澳洲华人构成了悉尼的第四大血统(仅次于英语,澳洲和爱尔兰)。华人,印度人和越南澳洲人是悉尼五个在海外出生的最大社区之一。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