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灰瓣蹼鹬

鹬科瓣蹼鹬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瓣蹼鹬
Remove ads

灰瓣蹼鹬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又名灰瓣足鹬,为鹬科瓣蹼鹬属鸟类。是一种小型涉禽。这种瓣蹼鹬繁殖于北美和欧亚北极地区。它是迁徙性鸟类,并且不同于一般的涉禽,主要沿著海洋路线迁徙,在热带海洋的海上过冬。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黑龙江天津上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2]

Thumb
非繁殖羽, 摄于 加利福尼亚博德加湾. 2016.11
Thumb
Phalaropus fulicarius
事实速览 灰瓣蹼鹬,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类

1750年,英国博物学家乔治·爱德华兹在他的不常见鸟类的自然史第三卷中收录了灰瓣足鹬的插图和描述。他使用了“红足鹬”这个英语名称。爱德华兹根据一个从加拿大哈德逊湾地区带到伦敦的标本进行了手工上色的版画,此标本由詹姆士·伊舍姆带来。[3]当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在1758年更新他的自然系统以出版自然系统第十版时,他将灰瓣足鹬与瓣蹼鹬放在Tringa中。林奈提供了一个简短的描述,创造了二名法Tringa fulicaria并引用了爱德华兹的作品。[4]灰瓣足鹬现在是1760年由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引入的瓣足鹬属(Phalaropus)中的三个物种之一。[5][6]此物种为单型种:没有亚种被认可。[6]

瓣蹼鹬的英语名称和属名通过法语phalarope和科学拉丁语Phalaropus来自古希腊语phalaris,意思是“白冠鸡”,以及pous,意思是“足”。种名fulicarius来自拉丁语fulica,意思是“白冠鸡”。白冠鸡和瓣蹼鹬都具有蹼状趾。[7][8]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非繁殖羽
灰瓣足鹬非繁殖羽 2009 年 于斯塔德.

灰瓣足鹬的体长约为21 cm(8.3英寸),具有蹼状趾和比灰瓣足鹬稍厚的直喙。繁殖期的雌鸟主要是深棕色和黑色的背部,腹部呈红色,脸颊有白色斑块。喙为黄色,尖端为黑色。繁殖期的雄鸟颜色比雌鸟暗淡。幼鸟背部呈浅灰色和棕色,腹部呈黄褐色,眼睛周围有深色斑块。冬季时,羽毛基本上是上灰下白,但黑色眼斑始终存在。冬季时喙为黑色。它们的叫声是一种短促的beek

更多信息 标准测量值[9][10] ...
Remove ads

繁殖

Thumb
Phalaropus fulicarius - 土鲁斯博物馆

在三种瓣蹼鹬物种中,典型的鸟类性别角色是颠倒的。雌鸟比雄鸟体型更大,颜色更鲜艳。雌鸟追逐雄鸟,争夺筑巢地区,并会积极保护它们的巢穴和选择的配偶。一旦雌鸟产下橄榄棕色的蛋,它们便开始向南迁徙,留下雄鸟孵化蛋并照顾幼鸟。每窝产下三到六颗蛋,巢穴位于靠近水的地面上。孵化期持续18到19天。[9]幼鸟主要自行觅食,并在出生后18天内能够飞行。

行为

在觅食时,灰瓣足鹬经常会在水中快速游成一个小圈,形成一个小漩涡。这种行为被认为有助于通过使浅水底部的食物上升来觅食。它们会用喙伸进漩涡的边缘,从中捡取小型昆虫甲壳类动物。它们有时也会飞起来捕捉飞行中的昆虫。在公海上,它们会出现在海洋洋流汇聚并产生上升流的地区,且经常出现在鲸鱼群附近。在繁殖季节之外,它们经常成群结队旅行。

这种鸟类通常非常温驯且容易接近。

状态与保育

灰瓣足鹬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