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灰背鸥
鸥科鸥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灰背鸥(学名:Larus schistisagus)又名大黑脊鸥,为鸥科鸥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的白头鸥,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沿海,但在非繁殖季节会广泛迁徙。其外观类似于西美鸥和灰翅鸥。
Remove ads
辞源
属名源自拉丁语larus,可能指的是一种鸥或其他大型海鸟。特定名schistisagus来自新拉丁语schistus,意为“石板”,及拉丁语sagus,意为“披风”。[3]
分布及栖地
大黑脊鸥原产于亚洲东北部的太平洋沿岸。个体曾流浪到北美各地,包括新英格兰和德克萨斯州。[4] 2012年11月3日,有一只大黑脊鸥在芬兰被观察到。此前,该物种在欧洲仅被观察到三次。[5]
描述

大黑脊鸥与黄脚鸥并列为第四大鸥类,体长55—68.5 cm(21.7—27.0英寸),翼展132—160 cm(52—63英寸),体重1.05—1.7千克(2.3—3.7磅)。[6][7] 其标准测量值包括翼弦长为40至48 cm(16至19英寸),喙长为4.8至6.5 cm(1.9至2.6英寸),胫骨长为6至7.6 cm(2.4至3.0英寸)。[7] 大黑脊鸥拥有白色的头部、腹部和尾部,背部和翅膀呈深石板灰色,翅膀边缘有宽白边。其翅膀和背部颜色比西美鸥略深(柯达灰色尺度为9.5至12,相比之下,西美鸥的南方深色亚种为9至11)。在外侧初级羽毛(p9和p10)上,有白色斑点,称为镜斑。内侧初级羽毛呈浅灰色,中部初级羽毛有长灰色的羽舌,尾端有大型白色新月形斑,形成“珍珠串”图案,与次级羽毛的宽白边相连。眼睛为黄色,周围有紫色至深粉色的眼眶皮肤。相较于其他类似的鸥类,其腿部呈粉红色且较短,身体显得较为粗壮,呈“大肚”外观。喙为黄色,末端有橙红色的亚末端斑点(雏鸟啄击这个位置以刺激亲鸟反刍喂食)。未成熟鸥的羽毛为棕色,类似于大黑背鸥,但颜色较淡,在野外几乎无法与未成熟的银鸥区分。[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