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江源百里画廊 (贵州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乌江源百里画廊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境内乌江上游的一处市级风景名胜区[1]。画廊主要坐落于毕节市的黔西市和织金县境内[2]。此地以其壮丽的喀斯特地貌闻名[3],其特色包括苗族民族风情、陡峭的悬崖、清澈的水域以及多样的地质构造[2],是一处以自然风光和水上游览闻名的旅游景点[4]。
位置
画廊的南端起于织金县马场镇与清镇市交界处的天门关,北端则延伸至黔西市新仁乡与清镇市相邻的化屋村。这段南北绵延约62公里的区域,以其峡谷与平静湖面交织的风光为主要特色。画廊内的湖面宽度变化于60至1000米之间,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2]。
乌江源百里画廊分别以东风湖旅游区和化屋风景区两部份组成。乌江有两条主要源头,分别是北方的六冲河和南方的三岔河。由于乌江下游的东风水电站所筑起的大坝阻挡河谷,从而形成东风湖、索风湖和支嘎阿鲁湖三连湖,东风湖旅游区便位于此[5][6]。
化屋风景区是画廊的核心景区,其依傍著黔西市新仁乡的化屋村(原名化屋基)而建。化屋村坐落于乌江南源与北源交汇的三岔河畔,苗语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化屋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苗族民族风情作为卖点[7][8]。
社区
画廊地区是苗族聚居区域。化屋村位于东风湖畔笋子岩下,全村95%人口皆是苗族,居住在化屋村的苗族属于“歪梳苗”支系[9][10]。传统的苗绣是当地的文化元素,也是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之一[11]。其历史文化也与水西文化有著一定的渊源,水西是与彝族相关的历史文化区域。画廊内的地名,如裸洁河(即乌江)和化屋基,都带有彝语的痕迹[2]。
化屋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当地旅游业发展后,社区环境逐渐改善[12],其于200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前曾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并于2009年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旅游特色村”称号[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习近平曾在2021年2月3日下午到访化屋村[12]。
景点
画廊以其兼具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的风光而著称[5][14]。乌江的南北两源在此汇合,形成东风湖,沿湖上溯至织金洞的红岩码头便是画廊的主要游览段[14]。
- 乌江水系与东风湖: 乌江的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在黔西市、织金县、清镇市三地交界的化屋基汇合,因东风水电站的拦截形成东风湖[2][14]。
- 鸭池河大桥: 一座艳红色的斜拉桥横跨鸭池河谷,全长1461公尺,于2016年开通,缩短贵阳市至画廊的交通时间[5],也成为画廊的景观之一[10][5]。
- 百里画廊特色: 画廊拥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包括连绵的山峦、秀丽的岩石、陡峭的悬崖和独特的孤峰[14]。
- 画廊十一道弯: 画廊共有十一道大小宽窄不一的弯道,每个弯道的峡谷景致各具特色,主要的河段包括大河边、小三峡、点葫芦、甲卧、小三岔河和卷洞口[14]。
- 大河边峡谷口: 青色石山形似屏风,与对岸石梁相对[14]。
- 点葫芦: 两岸石山斜交水面,可见远处三峰和变幻的云雾[14]。
- 甲卧河段峡谷: 两山对峙,中部有状似人头的山坡,山色由深至浅[14]。
- 小三岔河口(船头山): 形似巨船横卧,与对岸石崖形成雄峻峡谷,通往鸭池河[14]。
- 卷洞门峡谷: 两岸山坡相对如敞开的门扉[14]。
- 崖壁景观: 两岸崖壁被形容为展开的画卷,高数十至百馀米,呈现青黛、灰、红、白等多种色彩,以及因风雨侵蚀形成的独特纹理和植被[2][14]。化屋基附近的崖壁高达百米,长逾千米,如“大鹏展翅”般统领两源[14]。
- 化屋苗寨(化屋村): 位于东风湖畔,是体验苗族风情的重要地点[5][2][14]。村寨依山傍水,被四面崖壁环绕[14]。当地苗族能歌善舞,有独特的民俗文化[14][13]。
- 水文与人文历史:船下的河流在彝语中被称为“裸洁河”,意为清澈的河流。化屋基在彝语中的意思是悬崖下的村子。画廊的自然风光中也沉淀著水西地区的人文历史[14],如抵抗外敌的战垒遗迹[2][14]。
设施
画廊及周边区域有各项设施:
- 住宿设施: 黔西化屋苗寨提供多种住宿选择,包括湖边民宿[2][14]。于2023年4月新开业的花都里·化屋度假营地,位于化屋景区海拔1400多米处,提供野奢帐篷、轻奢帐篷和自助营位,游客可租赁或自带帐篷,并可在营地观赏云海、峡谷、日出日落和星空等自然风光[7]。
- 餐饮与休闲设施: 花都里·化屋度假营地内设有餐饮区、悬崖咖啡厅[7]。营地还配备活动草坪和儿童游乐区,丰富游客的露营体验[7]。
- 文化体验设施: 化屋苗寨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苗族歌舞之乡”[13],提供乌江源蜡染刺绣制作、黄粑制作等活动体验,并销售相关产品[7]。
- 游乐与观光设施: 景区设有天空之境等网红打卡点。根据规划,乌江源百里画廊生态文旅基础设施项目还将建设管轨式滑道、观光电梯等游乐设施[13][7]。
- 基础设施建设: 景区已进行标志系统、寨门门楼、观景台文化墙、游客广场及舞台、村综合楼等建设[13]。游客接待中心及旅游厕所、广场青石板铺设及绿化工程也即将完工[13]。此外,还规划建设生态停车场[7]。
- 沉浸式夜游项目: 景区正在开发乌江源奇幻夜沉浸式夜游项目,以丰富夜间旅游体验[7]。
- 农旅融合项目与自由村民宿: 景区未来发展还包括农旅融合项目和自由村民宿等[7]。
Remove ads
管理
画廊的开发与管理由毕节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黔西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贵州山水画廊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于2021年组建,旨在投资和开发景区的生态文旅基础设施,重点区域为乌江南北汇流的化屋基片区。画廊的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并制定长期的科学规划。画廊已被纳入贵州省水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定位为国家级自然观光产品。为此,已投入约4.38亿元的总资金,分两期实施生态营地、农旅融合项目等多种类型的子项目。该项目亦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画廊管理方注重市场推广,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并计划拓展国内客源市场。此外,黔西市也在积极挖掘化屋基的民族特色,进行相关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以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7][13]。
事件
2025年5月4日约16时40分,4艘游船在画廊化屋风景区遭遇大风倾覆,造成84人落水,其中10人死亡、70人受伤[1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