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无双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无双山(布农语:Masuzukan,音译为马西柔干山)[3]:37,185为台湾中央山脉的一座高山,标高3,231公尺,台湾百岳排名第71,设有三等卫星点MP82、森林三角点补近(05)。位于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属于中央山脉核心部主棱脊由义西请马至山向西北分出的大支脉东郡山汇,再由东郡大山向南分支连接本乡山再接槠山转向西伸的尾棱,为东郡山汇最西南侧尾端。无双山南边隔著郡大溪上游支流哈伊拉罗溪与马博拉斯山西北棱的盆驹山对望;西边隔著郡大溪上游与玉山山脉的郡大山对望。布农族称无双山为Masuzukan,意为“尖突”,是由数座密接的连峰组成狭瘦的屏风状山峰,最高处由三个石笋屼立的岩峰组成:基点设在西侧海拔3231公尺、最高峰海拔约3240公尺为中峰、东侧海拔3228公尺为东峰,国土测绘中心最新标高基点为3244公尺、最高峰中峰3254公尺、东峰3239公尺[4],此三峰高度相若,中隔深鞍紧连密接,远望如三指朝天,为百岳中的“九嶂”之一。[5]
此山原本以布农族固有山名称之,1930年代以后,改以原居于此山西麓的郡社群布农族无双社之名称之(布农语:Imusu,日语以“無雙/むそう Musou”转写,可能是流传自邹族与布农族传说原居郡大溪流域的矮黑人姆姆诸Mumutsu[注 2])。日治时为加强监控郡大溪沿岸的郡社群布农族人,台湾总督府进行五年理蕃计画,强行没收族人所有的枪枝,又从1913年开始沿郡大溪修建“中之线警备道”(又称“郡大溪警备道”),成为连络此地山区的重要道路。[注 3][12]1928年发生“郡大社脱出事件”,在日方严密监控下,郡大溪沿岸有五十多位郡社群布农族人,脱离逸走到荖浓溪上游的抗日基地“玉穗社”(布农语:Tamuhu,日语以“玉穂/たまほ Tamaho”转写,又有音译“塔马荷社”),[14]故在无双山西麓、郡大溪上源与哈伊拉罗溪支流合汇点东北河阶台地上的“无双社”,设置“无双驻在所”更加严控族人活动,此后成为附近山区登山活动的重要基地。在1930年代以前,东郡山汇的山峰除了东郡大山与东峦大山以日式命名,其他的山峰仍以固有布农语称之。随后即因位于无双社背后所依托的山峰以社名称之。[5]
1931年8月底,鹿野忠雄由郡大社出发纵走东郡山汇,于9月2日与布农向导芬列布(Funrev Takiscivanan[注 1])达成无双山有记录的首登。[注 4]现今登山队伍多由郡大林道陡下900公尺落差到无双吊桥(原桥建于1937年)往东跨越郡大溪,经由无双社旧址攀登无双山,再纵走东郡山汇,登山界形容攀登的艰困路程,以“陡坡无双”、“茅草无双”、“岩峰无双”戏称。或是也有纵走南三段丹大–东郡横断等行程之后从无双山下山。[5]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