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风暴鸿雁 (2017年)
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5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热带风暴鸿雁(英语:Tropical Storm Kirogi,国际编号:172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312017,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Tino)是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5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鸿雁”一名由北韩提供,是一种候鸟,雁群于秋天飞抵朝鲜,然后于早春北飞远方。雁群于朝鲜的出没模式与台风相类似[1][2]。
![]() |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鸿雁发展于菲律宾东方海面,形成可追朔至15日,当时美国全球预报模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加拿大气象局及台湾中央气象局的数值预报模式模拟此系统穿越菲律宾后会形成热带气旋[3],随后,日本气象厅及中央气象局皆在翌日晚上8时的天气图上标记为热带性低气压[4],其所处海域风切低,加上29度摄氏的海面温度,利于此系统的发展[注 1],不久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此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并预测此系统会进入越南南部,翌日凌晨0时日本气象厅对此系统发出烈风警报,5小时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此系统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在同日晚上10时将此系统生格为热带性低气压,给予编号“WP312017”[注 2],同时香港天文台跟进,国家气象中心翌日5时14分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而日本气象厅在56分钟后跟随,给予国际编号“1725”,命名为“鸿雁”[注 3][7],中央气象局在3个多小时后将鸿雁升格为轻度台风[8],数分钟后香港天文台将此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随后在同日晚上11时鸿雁开始向西南移动,行经海域的海面温度下降使鸿雁的强度开始减弱,日本气象厅、中央气象局及香港天文台在19日3时将鸿雁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两小时后鸿雁恢复向西移动,国家气象中心在同日下午2时42分将鸿雁降格为热带低压,随后于3时40分登陆于越南宁顺省,并在一天内消散。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2018年5月1日发布的“2017年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中,把鸿雁的强度从每秒20米(每小时70公里)下调至每秒18米(每小时65公里),并把鸿雁的中心气压上调至1000百帕斯卡[9]。
Remove ads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一号风暴信号
随者该系统在菲律宾境内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1月17日上午11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鸿雁位于普林塞萨港东南方245公里[10],在12小时后取消所有风暴信号,当时鸿雁移至普林塞萨港西北西方155公里[11]。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尽管鸿雁环流小,且预估鸿雁距离海南岛最近仍有700公里,但国家气象中心仍在18日10时发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鸿雁位于永暑礁东北方245公里[12]。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