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拉尔·穆鲁

法国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热拉尔·穆鲁
Remove ads

热拉尔·阿尔贝·穆鲁(法语:Gérard Albert Mourou法语:[ʒeʁaʁ muʁu],1944年6月22日)是一位法国物理学家。他与唐娜·斯特里克兰阿瑟·阿什金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穆鲁与斯特里克兰共同发明了一种称为啁啾脉波放大的科技,其后来被用来制成超短与超强(拍瓦)的激光脉波。[1][2][3]

事实速览 热拉尔·穆鲁 Gérard Mourou,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穆鲁于1944年6月22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贝维尔。1967年,穆鲁获得格勒诺布尔大学学士学位。1973年,他获得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 现索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共同管理的光学应用实验室英语Laboratoire d'optique appliquée工作。[4]

1978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学实验室英语Laboratory for Laser Energetics工作。在那时,激光能量学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惯性约束聚变。穆鲁的责任是领导“超快科学小组”(Ultrafast Science Group),其目标是研究激光聚变领域的邻近论题,并且提供博士深造所需要的优良环境。在那里,他与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于1985年共同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其能够制成超强与超短的光学脉冲,从而大幅度提高激光功率。之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曾遭到多次失败,因为直接放大脉冲会损害光学仪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先将脉冲的脉宽拉开,然后进行放大,最后用再把脉宽压缩成如同先前一般。这样,由于在放大时,脉冲的脉宽已被拉开,光强不会损害放大器。[5]最初,这技术只能制成皮秒脉冲,功率增加到吉瓦。后来,进阶研究造成了高达1000倍的改善,制成飞秒脉冲,能够给出太瓦功率。由于这么大幅度地提高功率,这技术在化学、医学与制造业领域用途广泛。在眼科领域,他发明了医治眼睛与白内障的飞秒屈光手术[6]他对于眼角膜的研究开创了IntraLASIK技术,其成功地帮助了超过5百万病人。[7]这技术也提供基础科学重要研究工具,实现了强场物理学英语strong field physics阿秒科学的发展。当今,全世界有许多拍瓦级激光设施正在运作或建造之中。[8]

从2005年至2009年,穆鲁任聘为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光学应用实验室英语Laboratoire d'optique appliquée的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项目为极端光基础设施英语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其目标是研究超高强激光、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9]他是极端光基础设施计画的创始者。[7]穆鲁是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荣誉教授,密西根大学的荣誉教授。[6]他开创了密西根大学的超快光学科学中心英语Center for Ultrafast Optical Science,是该中心的主任。[7]

罗彻斯特大学的光学教授与前光学学院主任伟恩·瑙克斯英语Wayne Knox是穆鲁的第一个博士学生。瑙克斯认为,穆鲁是他一生所遇到最具前瞻与最有创响力的人之一。瑙克斯表示,他永远都在思考下一个10倍,假若他的激光的强度为1018 瓦特每平方厘米,那么他又会想制造一个更强一千倍的激光。[5]

Remove ads

奖励与荣誉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