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烈火平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烈火平原》,或译《平原烈火》、《燃烧的原野》、《燃烧的平原》,是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1953年的短篇小说集。

事实速览 烈火平原, 原名 ...

简介

本书与《佩德罗·巴拉莫》是胡安·鲁尔福少数出版的作品之一,但已奠定他在拉丁美洲文坛的地位。[1]当中共17个短篇故事,皆以墨西哥农村为背景,题材包括:1910年前后的统治及革命、农民受到的阶级压迫、贫穷和迷信;故事中多对人物及环境作夸张的描绘以作讽喻,而《北方行》故事的叙事者称“我们都被打死了”,又向父亲述说回来的经过,亦联系到《佩德罗·巴拉莫》中打破生死界限的写法。[2]此外,采用叙事者角度的故事亦多用平白的描述、短句和简单的词汇。[3]书中数则故事皆设定在科利马州科马拉镇。但鲁尔福的灵感被认为源于其出生地哈利斯科州的圣盖博,包括贫穷、家人不和、罪案等题材;[1]他写的故事多基于本人及村民耳闻目睹的事情。[4]

最初此书题为《塞莱里诺叔叔的故事》,作为对其叔的致敬。[5]当中的两个故事《我们分到了土地》和《马卡里奥》早于1945年在鲁尔福与作家胡安·何塞·阿雷奥拉主编的杂志《潘》发表。[2]另外在作家埃弗伦·埃尔南德斯的杂志《美洲》亦单独发表了《教母坡》(1948)、《塔尔巴》、《烈火平原》(1950)和《请你告诉他们,不要杀我!》(1951)。[4]本书的第一版收录了15个故事,于1953年9月18日发行2000册,1955年、1959年再版。1971年版本加入《天崩地裂的一天》及《玛蒂尔特·阿尔康赫尔的遗产》。

Remove ads

标题

原文的标题El Llano en llamasLlano为大楷,指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的大利亚诺(Llano Grande)。[6]故事围绕此地及附近地方发展,如《我们分到了土地》中所描述,此地不宜居住或耕作;在这种毫无生气的地方也使语言消亡:“炎热的天气会使词语本身在口中发热……因此,谁也不想开口。”[2]评论指出鲁尔福希望读者“听到这些无语人民的声音,它们处于文坛以外已久。”[7]

影响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评论《请你告诉他们,不要杀我!》指:“我还没听过比这更完美、更动人、更亲切的叙述。很难找到一个故事能将中的情感、智力和表达融合在一起,构成文学上的英雄主义。”[8]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自己写了《枯枝败叶》等五部小说后陷入困境,认为自己“找不到既有说服力又有诗意的写作方式”,但在阿尔瓦罗·穆蒂斯推荐下读了《佩德罗·巴拉莫》,并给予他继十年前读弗朗茨·卡夫卡变形记》后最大的震撼,并在当晚重读一次;翌晚便读了本书并使他同样震撼。他自述该年馀下的时间都没法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感到他们不够份量。[9]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在演讲中将奖项致以多人,其中包括鲁尔福──以及其《佩德罗·巴拉莫》、本作和其于墨西哥乡村拍的照片。[10]在本作于2001年出版的法文译本,他在序言中写道:“因为这两本书(指本作及《佩德罗·巴拉莫》),胡安·鲁尔福将成为传奇。”[11]

故事

更多信息 故事, 内容简介 ...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