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爱丽丝·居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爱丽丝·艾达·安托瓦内特·居伊(法语:Alice Ida Antoinette Guy,1873年7月1日—1968年3月24日[1])是法国电影导演先驱。[2]她是最早制作叙事电影的电影制片人之一,[3]同时也是第一位执导电影的女性。在1896年至1906年期间,她可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女性电影导演。[4]爱丽丝·居伊在拍摄和制作电影期间不仅尝试了高蒙电影公司所发明同步电影机的音画合一系统,并且还尝试了诸如色彩著色、跨种族选角、电影特效等。[5]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5年6月8日) |
爱丽丝·居伊曾是位于美国纽约市法拉盛的电影公司——索拉克斯制片厂的联合创始人兼艺术总监。1912年,索拉克斯制片厂投资10万美元在新泽西州的李堡建立了一个新的制片厂,而这里曾是美国电影在好莱坞之前的制片中心。同年,爱丽丝·居伊拍摄了电影《傻瓜不积财》,这可能是世界上首部采用全非裔美国人演员阵容的电影。这部电影因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被美国电影学会的国家电影与视频保存中心所收录。[6]
Remove ads
早年境况
爱丽丝·居伊的父亲埃米尔·居伊(Émile Guy)是智利圣地亚哥和瓦尔帕莱索一家书店兼出版社的老板,于1865年与玛丽·克洛蒂尔德·弗朗瑟琳·奥贝尔(Marie Clotilde Franceline Aubert)结婚。他们在巴黎举行婚礼后便返回圣地亚哥定居。1873年初,玛丽和埃米尔·居伊与爱丽丝的四个兄弟姐妹一同住在圣地亚哥。
然而,1872年至1873年间,智利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天花疫情。埃米尔和玛丽·居伊于是将他们所有的四个孩子带到巴黎,而爱丽丝也正是在此时出生。爱丽丝在她的自传中提到,她的母亲此举是为了确保“她的第五个孩子能成为真正的法国人”。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后不久便返回智利,母亲也在几个月后跟随。爱丽丝则被留在瑞士卡鲁日由她的祖母照料。爱丽丝三四岁时,她的母亲将她带回了南美洲。
爱丽丝·居伊六岁那年,她的父亲将她带回法国,进入耶稣忠仆会(Faithful Companions of Jesus)寄宿学校就读。这所学校有时被称为“圣心学校”,因为它后来迁至法国。(“圣心”与在瑞士被禁的耶稣会士有关,但耶稣忠仆会是一个独立的修会。)爱丽丝·居伊所就读的学校位于法国的韦里耶苏萨莱沃,校舍至今仍存,距离瑞士边境仅100米。这所学校的修女院长埃米莉·盖尔斯与创办人玛丽-马德莱娜·德·班吉关系密切,两人曾共同生活在卡鲁日的母院长达15年(1833-1848)。1847年,当索菲·巴拉特的圣心修道院被逐出瑞士时,创办人玛丽-马德莱娜和埃米莉·盖尔斯前往法国韦里耶苏萨莱沃购买了一处房产,以防耶稣忠仆会也被逐出瑞士。创办人于1848年迁往巴黎,以降低寄宿学校的曝光度。此后,埃米莉·盖尔斯设法在卡鲁日又多待了28年,直到1875年。其他宗教团体在压力下自愿离开,但埃米莉院长却让日内瓦政府将她驱逐出境。1875年学校最终被驱逐时,埃米莉院长将学校迁至维里两年,同时在韦里耶苏萨莱沃建造新校舍。1877年,即爱丽丝抵达前两年,学校从维里迁至韦里耶苏萨莱沃,她的姐妹们当时已在那里就读。埃米莉院长是日内瓦本地人,在短时间内被逐出自己的国家,她经常讲述自己被驱逐的故事。爱丽丝也反复听到这个故事并在她的回忆录中提及。爱丽丝称这位院长为“一位伟大的女士,她希望把我们培养成坚强、有成就的女性。”
1880年5月16日,爱丽丝的哥哥不幸去世,年仅13岁。几年后,居伊和她的妹妹露易丝被转到费尔内的一所修道院,随后又被带回巴黎。
1891年1月5日,居伊的父亲因不明原因去世。父亲去世后,居伊的母亲于1891年5月20日成立的“母性互助会”(Mutualité maternelle)找到一份工作。然而,她的母亲未能保住这份工作,此后居伊为了养活自己和母亲,学习了当时的新兴领域——打字和速记。她在一家清漆厂找到了第一份速记打字员的工作。1894年3月,她开始在费利克斯-马克斯·理查德(Félix-Max Richard)拥有的“摄影总公司”(Comptoir général de la photographie)工作。后来,莱昂·高蒙(Léon Gaumont)接管并领导了这家公司。
Remove ads
职业履历
个人生活
荣誉评价
部分作品
相关条目
- 妇女电影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连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