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牛角瓜
夹竹桃科牛角瓜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牛角瓜(学名:Calotropis gigantea,英文名称:Akund Calotrope、Bowstring Hemp、Crownplant、Madar、Mudar)[4],别称断肠草(广东)、五狗卧花(广东崖县)、羊浸树(云南、广东)、羊浸渣叶、哮喘树、大麻风药、奶浆包、皇冠花、紫冠花、五狗卧花心、野攀枝花及牛角瓜叶等[3][4][5][6],为夹竹桃科牛角瓜属植物[4][7],本种的模式标本采自于印度[5]。
Remove ads
名称由来
分布
本种现分布于亚洲的中国、越南、泰国、缅甸、老挝 、印尼、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伊朗等;非洲的苏丹、坦桑尼亚、肯尼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塞舌尔、毛里求斯、扎伊尔、加蓬等;地中海的以色列[9];澳洲的澳大利亚北部[9]等;美洲的美国、古巴、苏里南、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地[1]。中国国内分于广西、广东、海南[4]、福建[10]、云南、四川等省区[7],本种能耐旱、耐贫瘠[11],常生于干旱或半干旱的[9]旷野地、低海拔向阳山坡以及海边[4]。
形态特征
牛角瓜是一种直立灌木植物,全株具乳液,高可达3米[5]。枝条粗壮[10],圆柱形[6],黄白色[5],嫩枝披灰白色绒毛[10]。
叶为椭圆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对生[4],肥厚,草质[10],先端急尖,少为圆钝[10],基部心形,表面及背面披灰白色绒毛,成长后绒毛逐渐脱落,每边侧脉4-6条[10],疏离,长约8-20厘米,宽约3.5-9.5厘米[5];叶柄极短,近无柄[6]或有时抱茎[5]。

花为聚伞花序伞形状,顶生或腋生[10];花细小[6];花序梗及花梗披灰白色绒毛[10],花梗长约2-2.5厘米[5];花萼5裂[4],裂片卵圆形[10],内面基部具腺体[4];花冠紫蓝至紫红色[10],宽钟状[4],直径约3-4厘米[10];花冠裂片5枚[4],卵圆形,急尖,呈镊合状排列[4],长约1.5厘米[10],宽约1厘米;副花冠裂片5枚[4],顶端内向,基部有外卷的距[10],肉质,著生于雄蕊的背部,外形貌似五只小狗[6]或皇冠[11];花粉块长圆形,每室1个呈下垂状[10]。[5]

果为蓇葖果,单生,膨胀,先端短尖呈外弯,外型呈牛角状[6],披短柔毛,长约7-9厘米,直径约3厘米[10],成熟后开裂[8];种子广卵形,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5];种毛长约2.5厘米[10]。
用途
牛角瓜全株可供作肥料[5];茎皮纤维可供制作绳索、编织麻布、麻袋、纸张及人造棉等[5];种毛可供制作丝绒原料[5];可使用溶解法及机械法提取牛角瓜的白色乳液[9],乳液中的碳氢化合物及烃类比例与原油相似[6],1公顷的牛角瓜可提炼出一万多升的原油[9];乳液干燥后可供作黄色染料、树胶原料及鞣料等[5];牛角瓜的生长迅速,能每周生长约30厘米,长于沙土土上能起固沙防风之效[9]。
本种以叶入药,于夏及秋季采收晒干,中药名为牛角瓜,味微苦、涩,性平,具袪痰、止咳等功效,主治百日咳、咳嗽痰多、皮肤病、风湿、支气管炎、痢疾等症状[4][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牛角瓜乳汁有毒[5],具抗炎、抗凝血、强心及驱虫等作用[4],树皮亦可用于治疗癞癣之上[5]。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