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牵正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牵正散属于中医方剂的治风剂,出自《仁斋直指方》,由3味中药组成,是用以治疗口僻(又称口㖞)的主要方剂,症状可见口眼㖞斜,半边颜面瘫痪,鼻唇沟歪斜不正,一侧嘴角下垂,一只眼不能闭合,流涎流泪,全身无其它症状。相当于西医的颜面神经麻痹。《医方集解》将本方归于足阳明厥阴药。
本方的组成包括僵蚕、全蝎、白附子。将前3味中药研细末,每次取二钱,黄酒调服
依照中医学传统的方义解释,本方中的白附子辛可袪风,去头面游风;僵蚕气清轻,味辛咸,能上走头面而袪风散痰;全蝎直走厥阴经,为治风要药,有小毒能破风痰结滞;黄酒引药入经络,直达病处而正口眼㖞斜。[1]。
焦氏常用本方加白芷、葛根、荆芥穗、防风、蜈蚣、苏木、红花、细辛、穿山甲等药,并用白芥子粉外贴,配合针刺太阳、耳门、上关、下关、颧髎、地仓、合谷等穴位,治疗颜面神经麻痹[2]。
《医方集解》中也附有外贴法治疗口㖞,其方名为“改容膏”,是用蓖麻子、冰片,共捣为膏,冬天加干姜、附子,左㖞贴右,右㖞贴左,即正。
古方中另有一种“不换金丹”,也可治口㖞,其组成包括白附子、僵蚕、全蝎、荆芥穗、防风、甘草、天麻、薄荷、羌活、川芎、乌头、藿香,可酒服或外贴。药力大于牵正散[2]。
Remove ads
外部链接
- 牵正散 中药方剂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注释及参考文献
分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