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气旋等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热带气旋风力等级(英语:tropical cyclone scales),热带气旋系统的风力刻度区分,取决其最大持续风速在流域所在位置。由气象部门监测热带气旋,只有少数等级刻度为人正式采用,但也存在另一些风级刻度,如气旋能量指数、功耗指标、综合动能指标和飓风严重程度指数。
![]()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大多数气象机构推荐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使用的持续风速的定义是,在高度为10米(33英尺)之处的10分钟内的平均风速。然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则量测在海平面上方高度为10米(33英尺)之处的1分钟内的平均风速[1][2]。新德里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意指印度气象局)规范所采用以每3分钟的平均周期。澳大利亚规范则考虑每3秒的阵风风速和10分钟内的最高持续风速之平均等2项因素[3][4]。这使得洋盆风速差异很难进行直接的比较。
所有洋盆的热带气旋命名时,参照持续风速袭击有否达到35节(40英里每小时;65千米每小时)以上。
Remove ads
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中北太平洋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Remove ads
西北太平洋
东京台风中心热带气旋等级 | ||||||
TD | TS | STS | TY | VSTY | VITY |
任何热带气旋于180°和100°E的北半球之间萌发,统由位在日本东京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代表WMO / ESCAP的台风委员会进行负责及监督。其他预警中心,如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CWA)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中国气象局(CMA)和香港天文台也协同监视热带气旋流域内动向发展[5]。
无论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将“强烈热带风暴”合并归类到热带风暴,然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对风速已达到130节(每小时240公里),判定为具超强台风类别[5]。此外,台湾中央气象署(CWA)采用自己的台风等级中文规范,惟以台风委员会的英文规范为基准[6]。
尽管,大多数机构采用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判定,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采用每1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判定,以及中国气象局(CMA)采用每2分钟最大持续风速,各有不同[5]。
另外,在2014年后期,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宣布,他们将在2015年起正式增设超强台风等级,以评价中心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超过每小时220公里的热带气旋,后于2022年将超强台风的标准下调至每10分钟最大持续风速超过每小时185公里。
Remove ads
北印度洋
即100°E和45°E之间的北半球中任何热带气旋的发展由印度气象局在印度新德里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负责监控。其他的预警中心,如留尼汪RSMC、孟加拉国气象部门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监测热带气旋流域内发展。新德里RSMC采用每3分钟平均周期持续风速来确定热带气旋强弱。[7][8][9]
西南印度洋
澳洲与斐济
南半球以东(南太平洋),所有热带气旋形成90°E的气象监控,是委由澳大利亚气象局和斐济气象局,择一或一同担任[4]。这两个预警中心使用澳大利亚的热带气旋强度规范,其衡量采用6级分类系统,基础采热带气旋10分钟内,其最大持续风速分级[10]。这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它采用1分钟内的最高持续风速量测有所不同[1]。
当具有风速低于34节(每小时63公里)热带气旋形成的160°E以东它被标记为无论是热带扰动或斐济气象局的一个热带低气压[4]。如果它形成于160°E以西,它被澳大利亚气象局标记为一个热带低气压[4]。然而,如果它形成于10°S以北和90°E至125°E之间内,会由印尼雅加达热带气旋警告中心标记为一个热带低气压[11]。
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应达到34节(每小时63公里),它将被TCWC或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进行命名,被列为热带气旋[12]。如果气旋加强进一步达到64节(每小时118公里)的最高持续风速,然后旋风将被指定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12]。当热带气旋的最大持续风速大于107节(每小时198公里),和阵风高于151节(每小时280公里),将被归类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12]。
Remove ads
地中海
其他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