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献马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献马图》又称《画马屏风》,是台湾画家林玉山在1943年及1947年期间所完成的胶彩画作品,该作品内容主要描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政府于台湾征集物资的实况,画面以马为主体,搭配一军伕与木麻黄结构而成;原件现由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并登录为中华民国一般文物。[1][2]

事实速览 献马图, 艺术家 ...

历史

林玉山(1907-2004)是台湾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在19岁时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川端画学校接受全面的专业美术教育。并自留学期间不断精进技巧和创作能力,返台后参与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并获得了入选。与郭雪湖陈进一起被誉为“台展三少年”,成为了当时台湾艺坛的新秀画家。

1940年代,林玉山在一次路上休息时,遇见十馀名军伕牵引从民间征调来的马匹,马背上则绑著日本国旗太阳旗,并因而随手速写下这个情景,回家后创作成胶彩画《献马图》,装裱为四连屏的屏风

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后,林玉山为躲避搜查,将画中的日本国旗改为中华民国国旗[3],然而当林玉山仍居住于嘉义时,由于画中的右侧两屏在存放多年后,已因为虫蛀和潮湿损坏。因此林玉山将画作拆下,仅保存左边两屏。直到解严后,他的儿子林柏亭才首次看到此画。[4]

1999年,林玉山想将《献马图》捐给高雄市立美术馆,由于画作需要修复重裱。林玉山则依凭记忆自行将右边两屏的缺损处补绘复原,至于前两屏则不再更动。由于当时林玉山的画室里并无大画桌可工作,面临将屏风立起作画之窘境,他仍坚持完成全幅作品后,才完整的画作捐给美术馆。

2019年10月26日,高雄市立美术馆曾举办常设展览《南方作为相遇之所》10月26日开幕,为表述“南方”文化于当代性的建构,《献马图》则作为主要展示品对外展出。[5][6][7]

Remove ads

作品内容

尽管畜兽画是认为是林玉山一生创作中最擅长的画材之一,然而对于马的描绘仅出现在《献马图》,《献马图》的屏风表现形式被视为林玉山早期作品重要特色之一。在作品中,担任构图主体的马匹和军伕被置于画面中央,并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描绘了物象主体,使主题清晰明确。右上角的木麻黄树呈现斜向姿态,与向左稍偏的马匹和人物形成平衡,营造出整体画面的和谐感。整体风格则是以日本画技法所描绘。

这幅画中,缰绳的圆弧形连结了军伕和马匹,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紧密关系。军伕和马匹的重叠造成空间实体的增加,特别是褐色马匹和军伕的十字构图,其交叉点正好成为画面的重心和主体所在。此外,画面的横向伸展和马匹的横向移动,营造出开阔和宁静的视觉效果。[8]

由于1999年林玉山的补绘,补绘处的国旗则还原为日本国旗,并以岭南画派风格的渴笔绘制,当前画作中左右两半画面则呈现一中一日的旗帜,直接反映了林玉山创作风格之变迁、1940-1950年期间台湾历史之气氛,以及画作曲折的创作过程。[9]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