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山东峰
台湾南投县与高雄市之间的山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玉山东峰是台湾最高峰玉山东侧的副峰,标高3,869公尺,日治时期名为东山、新高东山、台东新高、蕃薯寮新高[1],山体岩壁峥嵘,巍峨险要,台湾登山家邢天正称其为天垒峰[2],为台湾百岳排名第三的高峰,也是台湾百岳名峰中的“十峻”之首,玉山群峰中除主峰外最高的山峰,位在玉山主峰东侧一公里处,在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之间,玉山国家公园园区内。其与主峰相连的山棱北坡为高屏溪主流荖浓溪发源地,由此向东流下到八通关,转往南流下,在此峰北侧、东侧环绕,续在玉山山脉南段与东侧的中央山脉之间往南偏西流下。
Remove ads
首登
日治时1896年,林圯埔(今南投县竹山镇)抚垦署长斋藤音作与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助教授本多静六组成由军队武装护卫的28人科学考察团,于1896年11月13日由林圯埔出发,经由阿里山北侧的森林、东埔、八通关等地攀登台湾最高山,斋藤于21日登顶,以气压计量得海拔超过四千公尺,埋旗山顶为证,28日原路返回林圯埔,下山后并奏函台湾总督乃木希典,转奏明治天皇颁令将玉山改名为新高山。1898年12月26日,德国探险家史德培博士(Dr. Karl Theodor Stöpel)攀登玉山时发现斋藤所埋的日本国旗并非在玉山山顶,证实斋藤氏所登顶的山头并非玉山最高峰,而是最难攀登的玉山东峰。[3]史德培博士据此称玉山东峰为斋藤峰(斋藤岳,德语:Saitospitze)[4]:89-92[5] [注 1],但此称未被广泛采用。
玉山东峰北侧紧临荖浓溪源头溪谷突然垂直拔高最为高耸陡峭的这一面岩壁,也就是玉山东峰北壁,首次有记录的攀登,是由当时为大学生的日本博物学家鹿野忠雄、驻新高驻在所警官真瀨垣丑丙、东埔社布农向导马其里(布农语:Makili Takis-dxoan[注 2])等三人在1931年8月29日,由新高驻在所出发成功攀登玉山东峰北壁的东北岩沟。[7]
玉山东峰北壁是台湾高山少见的几处技术攀登岩场,战后首次有记录的技术路线攀登,是由攀岩者俱乐部林克孝、黄立德、施志平、吴玉忠、陈平馀等五人绳队于1981年10月9–10日在岩壁上紧急露宿、两天艰难的攀登后,于10日中午完成高达300公尺的岩壁攀登,攀登过程登载在《野外》杂志。[10]1981年10月10日同一天,攀岩者俱乐部的另一攀登队何中达、林亮光、郭建亨等三人也首次完成了玉山正北壁的技术绳队攀登。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