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修 (晋阳)
东晋官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修(334年—357年),字敬仁,小字苟子,太原晋阳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东晋名士王濛之子,晋哀帝皇后王穆之之弟。
生平
十三岁作《贤人论》[注 1]。王濛给刘惔看:“看到敬仁这篇议论,就知道他可以领悟玄言了。”[1]初任为著作郎、琅邪王[注 2]文学。
升平元年(357年)去世,时年二十四岁[2]。临终叹道[注 3]:“无愧古人[注 4],年与之齐矣。”[3]。当时本要转任中军将军[注 5]司马,未拜官便去世。
评价
王修年幼成名,在玄学、书法领域都享有名望,当时的许询、王坦之等人,都曾自愿或被人拿去和做王修做比较。王修擅长书法,张怀瓘《书断》将其隶书、行书都列入能品,并且称殷仲堪书法为其流亚[4]。
家族
著作
曾有《集》传世。《隋书·经籍志》载梁有骠骑司马王修《集》两卷,录一卷[注 6][9]。《新唐书·艺文志》仍载有王修《集》二卷[10]。《全晋文》中存其文一篇,即《世说新语注》所引《贤人论》[11]。
相关
- 许询年少时被人比作王修,但许询不服气。前往会稽西寺和王修辩论,王修不敌许询,交换论题再辩,王修仍不敌。许询问支道林:“我刚刚说的如何?”支道林回答道:“你的言论固然不错,但何必苦苦相逼呢?这不是寻求真理的辩论啊。”[12]
- 僧意在瓦官寺中,王修有次来和他谈话,两人便开始讨论名理。僧意问王修:“圣人有情吗?”王修答道:“没有。”僧意又问:“圣人和柱子一样吗?”王修说:“如筹算,虽然无情,但操作的人有情。”僧意说:“那谁来运圣人啊?”王修不能答而离开了。[14]刘孝标认为王修善于言说名理,不应该无法回答,怀疑此事为假[15]。
- 王修和王羲之关系好,曾向王羲之求取他的书法,王羲之于是写了《东方朔画像赞》给他[18]。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