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德林 (1874年)
中国将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德林(1874年—1938年12月20日),原名王林,字惠民,山东省沂水人。原为东北军步兵二十七旅七团三营营长,于1932年发起抗日义举,组建“中国国民救国军”,并任总司令,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重要领袖之一,2015年8月入选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1]。
生平
王德林1874年出生于山东沂水一农家,少年时期曾读私塾。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因生活所迫赴东北闯荡,曾从事林务、修路等劳动,并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后来落草结义、组成绿林队,早年有对抗俄、保乡卫土的行为,因而在东北地方获得一定影响力。[2][3]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王德林拒绝接受日伪政权,1932年2月8日于吉林延吉(小城子)发起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自任总司令,孔宪荣任副总司令,李延禄任参谋长,吴义成等担任要职。救国军最初由王德林原部和当地乡勇、义民等组成,并提出“不分党派、共同一致对外”的政治主张,吸引大量民众与其他抗日队伍加入,兵力在短期内迅速扩增。[4][5]
1932年春至夏,救国军在敦化、额穆、蛟河、宁安、东宁、汪清、穆棱、安图等地展开游击与地域作战,曾多次击退或牵制日伪军;救国军并与其他东北义勇军结盟或协同行动,短期内对日军在东吉林一带造成相当压力,并一度控制多个县域。救国军也曾与吉林自卫军等力量协同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行动。[6][7]
1932年下半年至1933年,面临日伪大规模“讨伐”,救国军遭受重大损失,部队被迫转移,王德林及其馀部在1933年曾短暂退入苏联边境地带,部分时间流亡海外并进行募款和宣传活动;回国后王德林亦曾在华南等地筹募支援东北抗战的资金与物资。[8][9]
抗战期间,王德林因多年征战与疾病缠身,后期曾回乡疗养。1938年12月20日,王德林在家乡病逝,享年约六十四岁(或依不同资料略有出入)。[10][11]
评价与影响
王德林由绿林出身转为组建规模庞大的义勇军,对东北地区早期抗日运动的组织与动员有重要贡献。后世史料与纪念机构多将其评价为“民族老英雄”,其发起的救国军在1932年对日军形成有力牵制,并为后续东北抗日游击战奠定群众基础。[12][13]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