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焘 (太仓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焘(16世纪—1637年),澹仲函符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籍,昆山县[1][2]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王焘是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王秩的玄孙,年少贫穷,九岁时出继从父,有族人谋求其家产,他让出后亲自供养继祖母和继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授海门教谕,正己率物、跟随礼仪,曾亲自斥责拿馈金给他的成生;当时知县得知他清贫,于是派衙役押盗贼到他家写信求释放,并奉上五十两银,他却叫唤衙役说:“此人真是盗贼?不能放过他!但若他不是盗贼,就应该立刻释放,奈何用钱贿赂我。”坚持清节[3];又资助优秀诸生李存性入县学,获县民称颂,因本生母去世回乡。

崇祯三年(1630年)服阙,任仪真教谕,以县绅陈廷策为师,清介而寡合,树立典范给士子,推却寒士馈赠、严厉约束乡饮,捐俸供给贫穷师道,获荐陞解州知州,却因祖母去世再次回乡守制[4],在东林书院讲学三年[5]

服阕,王焘改任随州知州,随州经盗贼焚掠,户口不满千人,当时的人都担心当地情况劝他不要就任,但王焘回答“臣子敢择地而蹈乎?”后便星驰上任。到任后,他训练训民、修缮兵器、增建城垣,并带领民兵歼灭作乱的土寇李良乔,击斩三百馀人[6]。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流寇突然到达随州,守将王大用逃遁,关厢失守,他身冒矢石,且守且战,击斩三百多人[7]。对方愤而围城二十日,适逢遇上大风雪、西城大火、留守者散去,他知道战事必败,因此飞驰入官署整理衣冠自缢,有千多名州民亦跟随他赴义而死。流寇焚毁官署,但火偏烧不到王焘死去位置,而其尸身直立不倒,贼人望见都惊惧逃走,不久长官寻找州印,发现在其尸身所处泥土之下。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其子王锡中上疏请求赠恤,因薛国观阻挠而未允。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赠太常寺少卿,弘光帝烈愍清朝节愍[1][8][9][10]

Remove ads

引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