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长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长述(?—?),名述,字长述,以字行,因被赐姓拓王氏,又称拓王述[1],京兆郡霸城县(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王长述年少时成为孤儿,为祖父王罴所抚养。王长述年少聪明敏捷,有见识气度。王长述虚龄八岁时,宇文泰见到王长述后称赞王长述的奇才,说:“王罴有这个孙子,足以可以说是不朽了。”王长述以员外散骑侍郎为起家官,封长安县伯,屡次升任抚军将军、银靑光禄大夫、太子舍人。王罴去世时,王长述守丧哀痛的超过礼节,西魏文帝诏令赞扬他。当时东魏和西魏交相对抗,战争已经开始,官员们遭遇丧事的,百日祭祀完毕改为早晚一哭之后,都征召他们处理政务。王长述请求按照丧礼的时间服丧,言辞恳切符合情理。宇文泰派遣内廷的使者前往查看,了解到王长述的哀痛过度损伤了身体,于是特别批准了他的请求[2]。丧期满后,王长述袭爵扶风郡公,食邑三千户。王长述又出任中书舍人,修订起居注,改封龙门郡公。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王长述跟随于谨平定江陵有功,增加食邑五百户。北周建立后,王长述又增加食邑总计四千七百户,出任宾部下大夫,外任晋州刺史,转任玉壁总管长史。王长述不久出任司宪大夫,外任广州刺史。王长述在广州很有威信仁德,官吏百姓非常敬服,在任数年,前来归附的蛮夷有三万多户。朝议称赞王长述,王长述兼任原职加大将军,后来历任襄州总管、仁州总管,都有能干的名声[3][4]。
宣政元年(578年),信州总管、龙门公王长述招抚安慰未归化的獠人王元殊、多质等人归附北周,在当地建立费州[5]。大象元年(579年)九月至十一月之间,韦孝宽出任行军元帅进攻南陈的淮南地区,大将军、龙门公王长述率领巴蜀的士兵十二万人,从白帝城水路并进[1]。大象二年(580年),杨坚担任丞相,王长述出任信州总管,信州辖区内还有没臣服朝廷的夷人和獠人,王长述将他们讨伐平定,进位上大将军。大象二年八月,王谦在益州反叛,派遣使者送信给王长述。王长述抓住王谦的使者,向杨坚送上王谦的信,又陈述进攻王谦的策略。杨坚大喜,先后赐给王长述黄金五百两,又任命王长述出任行军总管,率兵讨伐王谦。王长述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以稍伯下大夫长孙炽为前锋,攻破王谦的一个军镇,平定楚、合等五州[6],王长述以军功进位柱国。隋朝建立,王长述又进献平定南陈的计策,王长述修造战船,在长江上游整备军队。隋文帝称许王长述的才干,多次奖赏慰劳,送书信说:“每次阅读您的高妙计策,深为嘉许叹赏,出兵拜将的时候,将要用您担任元帅。”几年后,王长述出任行军总管进攻南宁州,未到,在路上病逝。隋文帝非常伤感惋惜,命令使者吊唁祭祀,赠予王长述上柱国、冀州刺史,谥号庄,王长述的儿子王谟继承爵位[7][4]。
Remove ads
家庭
- 王罴,西魏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扶风忠公
- 王庆远,西魏直阁将军
- 王谟,隋朝使持节、上仪同、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龙门郡公
- 王轨,隋朝东郡通守
- 王文楷,唐朝散骑常侍、守雍州治中[8]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