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玻质碎屑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玻质碎屑岩(英语:Hyaloclastite) 是一种火山碎屑堆积物或角砾岩. 由熔岩流侵入到海底或冰下,其表面被淬火而形成的破碎玻璃质(来自希腊 hyalus)碎片(碎屑)组成。它通常是一层薄的表层,覆盖在熔岩流的表面或在枕状熔岩之间。通常与爆炸性、富含挥发性物质的火山喷发有关。陡峭的地形亦能造成玻质碎屑岩。玻质碎屑岩是火山在水下或冰下喷发形成的,或熔岩流从陆上流到达海洋或其他水体内形成的。它的外形通常是大小在一毫米到几厘米之间的扁平角状碎片。碎片是由于火山爆发冲击而形成的,或由于快速冷却过程中的热冲击和散裂而形成的[1]。 在玻质碎屑岩中发现了几种矿物。碎玄玻璃是一种在水中快速淬火的玻璃质玄武岩。它透明而纯净,在常见的玄武玻璃中缺失氧化铁晶体。这些玻璃的碎片通常被一层黄色蜡状橙玄玻璃包围,该层是由碎玄玻璃与水反应形成的[2]

玻质碎屑岩山脊是在末次冰期冰下火上喷发形成,是冰岛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奇特景观。 平顶火山 (tuyas),这是一种独特、平顶、陡峭的火山,当熔岩喷出后被厚层冰川或冰盖阻挡向上形成[3]

在熔岩三角洲,玻质碎屑岩是在三角洲推进时的前积层。前积层先填满海底地形,达到海平面,使熔岩在大气下向前移动,直到再次到达大海[4]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